“菩萨蛮”是词牌名,比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就出自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在这里,“玛丽”、“菩萨蛮”都是一种喻指,前者喻指西方文化,后者喻指中华传统文化。
现代工业文明进入中国后,如影随形的西方文化也呼啸而来,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在人们热烈拥抱西方文化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似乎成了一个流离失所的弃儿。
所以,诗人发出了满怀失落的一问:“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当我们丢掉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其实丢掉的是民族认同感和精神归宿,丢掉的是一个民族的根。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是必然趋势。这时,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就成了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没有饥饿感的人很难尝到美味,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很难感知到幸福,如果世间万物完美无缺,你就再也看不到它们的美与价值。
“我不想这么说,但我愿你时不时感到孤寂,那样你就会懂得友人并非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我愿你时有厄运,让你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且理解你的成功并不完全应得,他人的失败也并非完全自作自受。”
“如你将会经历的那样,你失败时,我愿你遭到对手的嘲弄与幸灾乐祸,那样你才能领会到竞争精神的重要。”
“而无论你我愿不愿意,这些都必将在你的未来发生。但你是否能从中获益,这只取决于你是否能从不幸中领悟出它们带给你的信息。”
在人海浮沉过几番的人都明白,人生在世,伤痛和遗憾在所难免,但也正是因为它们,一切爱和美好才更加熠熠生辉。
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飘泊在现代都市的游吟诗人,来自寒冷而富有浓厚欧洲气息的加拿大城市蒙特利尔,英国文学是他的专业。
科恩早年以诗歌和小说在文坛成名,小说《美丽失落者》被评论家誉为60年代的经典之作。很偶然的机缘将他带入民谣流域,在Judy Collins的帮助下,将他的诗作配上简单的,开始游吟生涯。
科恩以一颗敏感而细腻的诗人之心使民谣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细微处的沉思发挥到极致,而他独有的沙哑嗓音犹如历尽沧桑却又不忍弃绝尘世的智者,娓娓叙述着一个个夹杂着黑色幽默与宗教冥想的故事。
科恩的嗓音具有犹太拉比一般不可置疑的魔力,不经意间将我们带回时间深处的记忆,直接面对灵魂细微的颤动,沉溺于美丽的遐想之中。
句子出自木心的诗《杰克逊高地》,木心在纽约的旧居位于皇后区杰克逊高地82街。
文革时,木心因言获罪,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三根手指惨遭折断,多年来用心血浇筑而成的文学、绘画作品被焚毁殆尽。他被囚禁了18个月,其中煎熬无人能懂。
如果说他的内心从未有过仇恨,任谁都不会相信。但是学识横跨文学、美术、音乐诸多领域,东西方哲学、文化烂熟于胸的他,早已深深领悟,善与恶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是人性中的必然。
思想的高度决定着胸怀的宽度,当灵魂立于高处,世事已如行云流水,一切皆是自然,很少积滞于胸。
数十年后,当他在万里之外的异乡回顾来时路,已经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消融仇恨的道路艰难而遥远,因为在奢谈宽恕之前,你的灵魂首先得攀登到一个足够的高度。
但纵使再艰难再遥远,这都应当是我们前行的方向。但愿有一天我们回顾过往的时候,都能说出一句——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4.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约翰·多恩[英国诗人]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欧洲就会失去一角/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庄园/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在网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事件:老人在马路边摔倒,没人上前搀扶;小偷在公众场所作案,没人敢于出声;拥挤的地铁中有人欺负弱小,身边的人都装聋作哑……
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固然与特定的社会环境有关,恐怕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不无关系。
老话说“出头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在这样的教导下,许多人都选择了“明哲保身”。他们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遵从“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但他们都忘了一个道理,社会中的你我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社会如同一张网,每个人如同网上的一个节点,从一个节点所散发出去的善与恶,会在网上四处传播,最终都会返还到原点。
马丁·尼莫拉是二战时期德国的一位神父,他因反对纳粹险些被处死。战后,备受折磨的尼莫拉走出牢房,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在德国,起初他们迫害者,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者;接着他们迫害犹太人,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迫害工会成员,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我没有出声,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当他们开始对付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发声了。”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埋头于自己的生活,对他人的苦难熟视无睹,那么充斥在我们周遭的只有冷漠。一旦当我们自己深陷泥淖,必定也等不到别人伸来的援手。
别人落难时,能帮就帮一把;路见不平时,不要装聋作哑,如果无力相助,哪怕帮忙报个警。
约翰多恩是一位公认的诗歌才子,他曾就读于牛津和剑桥两所高校。他才思敏捷,善于创作,一生中写出了很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经典之作。而且他的诗歌的语言和题材都不落窠臼,没有盲目跟随当时的潮流诗风,而是自成一派,被后人称为“玄学派诗人”。
多恩的诗歌大多节奏有力,语言生动,想象奇特而大胆,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代表作有《歌与十四行诗》。
处境愈是艰难,愈能显现出强者非凡的意志;社会愈是黑暗,愈能显现出贤者人性的光辉。
所谓“人生艰难处,最是修行时。”当你咬牙挺过那段最难捱的日子时,你就已经照亮周遭的黑暗,成为一颗闪亮的星。
查尔斯·奥斯汀·比尔德(1874-1948)美国历史学家、政治学教授。1915至1917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1933年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席。
假如所有人都穿一种衣服,都梳一种发型,都用一种思维考虑问题,人生该是多么无趣?
所以,我们不应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臆测他人,正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伯特兰·罗素(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文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幸福之路》介绍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从心理学和哲学角度阐释了人类不幸的源泉和幸福的来源。书中关于人生与理想的经典名言,读起来饶有趣味,让人感到亲切和信服。
“出头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受这些古老谚语的洗脑,我们从小就习得了“明哲保身”的智慧。
于是,看到有人插队能忍则忍,发现小偷行窃视而不见,大家都希望以旁观与沉默来换得自身的平安。
当恶行发生,观者冷眼相待,没有人呐喊,没有人反抗,近乎死寂的沉默,必将使恶人愈发肆无忌惮。
沉默暂时是沉默者的通行证,却终将是沉默者的墓志铭,当暴力与罪恶大行其道,哪个沉默的旁观者能够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呢。
还是马丁·路德·金的警告:“我们看到真相却一言不发之时,便是我们走向死亡之日。”
马丁·路德·金,非裔美国人,美国牧师、社会活动家、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信》是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4月16日写的一封公开信。信中指出,人民有道德义务来推翻不公平的法律,并采取直接行动,而不是一味等待法庭宣判的正义。这封信已成为美国平权运动的重要文献。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2010年10月,著名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这句话。那时,“正能量”这个词语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但有媒体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句话的内涵,于是被大量转载,在网上广泛流传。
环境污染、有毒食品、道德滑坡……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现象,我们难免会通过抱怨来发泄情绪,有时甚至会迁怒于国家、民族,诸如“民族劣根性”、“国人素质低下”等说辞。
但是抱怨又有何益?与其传播负能量,还不如回过头来反思一下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最好?为了个人生活的便利,我们是否也做过有违公德的事情?当道德操守和个人利益面临冲突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坚定地选择前者?当社会不良风气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即使不能奋起反击,是否能做到自我把持、独善其身?如果做不到这些,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所谓国家,所谓社会并不是一个模糊、虚拟的存在,反之,它们由有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机地组成。要想社会有所改变,需从每一个人自身做起。中国拥有怎样的前景或者现实,不正是从你自己开始的吗?你的一言一行,都在为这个国家提供塑形,提供新的不同的面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崔卫平,女,1956年生,江苏盐城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理论和当代中国先锋文学。近年来同时从事思想文化评论写作,并译有当代中东欧思想及文学。代表作品有《思想与乡愁》等。
如果以别人为样板,去努力复制,那你会活得很累,最终成为不了别人,还会失去自己。
只有静下心来了解自己,顺着自己的脉胳去生长,才能长得更舒展,活得更真实。
顾漫,女,1981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因为写作很慢而被称为“乌龟漫”。
顾漫曾经是《仙度瑞拉》杂志编辑,现为晋江原创网的驻站作家,拥有自己的专属论坛和官方网站。其写作风格大多较为温馨轻快,充满青春气息。2005年以《何以笙箫默》一举成名。
人之所以不快乐,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过分高估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份量,或者理解错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
一个社会化的人,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为此,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常常违心地改变自己,以博取他人的赞许。于是,自己因“他人”而痛苦地扭曲,“他人”便成了自我不愿意去却不得不去的“地狱”。
但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社交软件上很少发言,也不在意别人的关注与评价,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求问心无愧。
他们躲到喧闹的环境之外,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享受着平静的时光,无言,却内心丰盈。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当你认识到自己发生的事与其他人无关,你不再需要旁人的认可来填补内心,当你终于学会沉默,你的成熟才刚刚开始。
在这个无时无刻不在更新的世界里,99%的事情都与我们无关。我们线%的日子。
学会做自己,取悦自己,让生活回归本质,放下杂乱,不再让他人的评价轻易左右自己的情绪。如此才能逃离他人的“地狱”,如此才能走进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剧中,三个罪恶的鬼魂,被狱卒放到一个禁闭的屋子中。屋子没有镜子,没有任何可以看清自己的物品,每个想要看清自己的人只能依靠另外两位。然而,三个人彼此各怀鬼胎,想要从别人身上看到真实的自己,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想表现的自己,都是不可得的, 他们相互扯皮、对抗,争闹,无休无止……
让-保罗·萨特(1905年—1980年),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11. 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米开朗基罗传》
哪有什么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饱经世事的人都明白,命运强悍、岁月无情才是真实的人生。
事事顺遂的时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明亮美好;几经挫折打击之后,灰色的情绪就会在心底滋生。而真正的英雄在历经生活的残酷以后,依然对美好的事物心存向往;在见识过人心的阴暗之后,依然愿意相信人性本善。
如果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还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他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英雄。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代表作有《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12.当你真心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天遂人愿”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祝福或愿望而已,宇宙并不会因我们内心的渴求而有丝毫改变。
但不可否认的是,强烈的渴望能改变我们的思想,激发我们的行动。你若像在水底下渴求空气一样渴求成功,你总是会成功的。
当你对于某个事物的渴望非常强烈,强烈到你无时无刻不在为那个目标努力,那么你看到任何东西时,几乎都会联想到那个目标,因此就可能发现新的创意和办法,看起来如同全宇宙都在帮你一样。
保罗·柯艾略,巴西著名作家。1988年出版著名寓言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全球畅销6500万册,被翻译成为68种语言,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他的作品语言富有诗意和哲理,内容涉及宗教、魔法、神秘传说等,带有奇幻色彩。他的著作全球销量已经超过1.6亿册,是历史上最畅销的葡萄牙语作家。
感谢大家的留言,不经意发现这份材料命中了这么多高考作文题,让我既意外又感动又兴奋!!!
为什么上不去前十呢!这可是根据近两年最新的命题趋势,整理了接近1000篇人民日报经典时评总结出来的适用于高考作文的材料啊。。。。。。
整理了接近1000多篇权威报纸的权威观点,收集了精华200余观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针对2020年高考已经更新,需要的可以私信我哈哈哈哈】册子第一篇主要内容放出来供大家参考
【信息化构成这个时代鲜明的底色】青少年在一个互联网与日常生活深度连接的信息社会,虽然存在着诸多弊端,但代表了当今世界科发展趋势,没有理由因噎废食,重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诸如对青少年使用手机的问题,手机作为融入网络、信息交互的一个重要载体,一味禁止不行同时放任自流也不行,关键是要让手机使用符合孩子成长需要,控制在合理健康的范围之内,让智能手机等产品助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让孩子远离手机沉迷的危害,应当是技术进步不能忘记的初衷。
【青年对国家的重要性】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青年对于中国梦的重要性】“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不可避免要“爬雪山”“过草地”,不可避免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距离目标越近,就越不能懈怠,越需要广大青年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新时代为青年奠定了无比深厚的舞台】新时代,新气象。如果说“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是那个年代青年的心声,而在新时代,建立新的功业则是新青年的使命。今天,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种时代背景中,青年一代只要担当使命,开拓创新,不仅可实现人生出彩,也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
【新时代青年奋斗并非孤帆远航】为每一个青年搭建好人生出彩的舞台,让青年人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是紧迫的时代命题。毕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集体远航而非孤帆远影,只有当所有中国青年秉持胸中那团火,相信理想的力量,信奉奋斗的意义,国家才能更有力量。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也激发了青年的奋斗热情】新时代实实在在的变革与成就,构筑了热爱祖国的坚实根基,激发了人们点赞中国的真情实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广袤乡村到繁华城市,从生产车间到文化舞台,大大小小的场景都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气象。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铁出行等带来种种进步与便利……整个社会焕发着昂扬向上的气势,令青年充满幸福感、自豪感,发自内心为中国骄傲。
【青年要自觉增强抗挫折性、坚韧性】针对青少年成长经历特殊性——物质丰盈,精神苍白,青少年要自觉加强性格的坚韧性和抗挫折性。其实仅仅坚韧已经不够,坚韧不过是遇挫后迅速恢复的能力;学者描绘了一种更好的应对状态:反脆弱。简单说,就是每次阻碍我们的危机,都能变成自我成长的营养,越挫越勇,愈败愈强。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会使你更加强大。”只有通过自力更生的努力和奋斗,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和命运,正是时代蕴藏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青年奋斗对于国家个人的重要性】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从“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国家”,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再到“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革命先贤肩负使命,用奋斗定义了使命的深刻内涵。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不辱使命,不负所托,在人生征途上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新时代青年所应具有的气质和风范。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轻松的,唯有拼搏才能绽放青春】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迭代更新速度加快,“80后”“90后”这一代人所感受到的本领恐慌,将比此前任何一代人都来得迅猛。只有不断学习、矢志奋斗,永不僵化、永不止步,咬紧牙关勇敢拼搏,把自己的奋斗融汇于时代的洪流中,青年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的力量,绽放青春的梦想。
【青年应当怀有信念】理想信念仿若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的人,拥有始终不渝、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如同手握成功之钥。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革命战争年代,理想信念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得到淬炼;一穷二白的建设时期,理想信念在“小我”与“大我”的取舍中得到升华。如今,青年更应当怀有坚定的信念,将个人发展融合于国家的发展,将个人梦想实现融合于“中国梦”的实现。
【青年应当担当使命,勇于追梦】担当使命,勇做合格的时代新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做时代新人首先要扣好人生的“扣子”,走正确的人生之路。做时代新人,就要有理想,有梦想,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将自己的个人梦、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做时代新人,就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
【青年当怀有家国情怀】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青少年应当走好新的长征之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置身于新时代,我们要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
【青年应当关心国家发展】自古以来,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心怀天下”一直是知识分子心中的理想与情怀。而当代青年也早已告别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国家运行,让他们在接触社会问题、感受民生冷暖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为国家建言献策,这对于培养青年的主人翁精神大有裨益。
【青年与理想信念】人生有丝竹清音,也当有黄钟大吕;有柔情缱绻,更应有家国情怀。若想不负韶华,还应趁早思考安身立命的人生大课题。古往今来,成大事业者,赢博体育无一不是早早立志,在人生道路起步之初便立下鸿鹄志。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盘星、行动的指南针。心中有志,脚下才有根,就不会轻易栽跟头;心中有志,人生才不会无聊,不至于随波逐流。每当艰难困苦,每当失意落魄……心念一转就看到自己早就立下的志向,于是内心复归澄澈,并生发出无限动力,这便是“不忘初心”。
【历史中的青年榜样】历史深刻昭示我们,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一代代热血青年上下求索“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命题,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挺身而出。1921年,出席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小的还不满20岁。无数年轻的人,为理想信念而前赴后继,为人民利益而奉献牺牲。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正是广大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和亿万人民一道创造辉煌,使伟大的祖国巍然屹立世界东方,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抚今追昔,莫不令人深深感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现代社会中的青年榜样】北大女生宋玺参军远赴亚丁湾护航,怀揣万里赴戎机的壮心;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夺魁,平凡生活难掩诗心澎湃;有“90后”博导走上工作岗位,芳林新叶吐翠绿;归国创业的留学生日益增多,中国的时与势撑起他们的雄心;平均年龄30多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对探索更遥远处的灿烂星空充满信心。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正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青年在岗位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工匠精神打造天宫二号、北斗系统等“大国重器”的,是一个由30岁左右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在担纲研发C919的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0%以上;从“90后”副院长刘明侦到“90后”女博导杨树,越来越多的青年骨干成为“挑大梁”的中坚力量。“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青年一代正以奋斗勾勒这个时代,而行进中的中国也在不断汇聚支持奋斗者的正能量,让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宽广、梦想成真的前景更加光明。
【爱国】爱国,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最朴素的情感,它既是“只有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的理性认知,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真情流露。没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就难以形成对国家的准确认知,反而容易在偏见持续的自我强化中走向封闭和偏执,最终带来的是身份认同的混乱和成长机遇的错失。特别是对青年而言,能否让爱国成为自己的情感自觉,从而以正确态度准确认知国家、把握机遇,对自身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
【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培育了一代代革命者的红色基因,绘就了人的精神底色。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没有理想,连一千里都走不了”的长征精神;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铁血豪情,到“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的坚定信念,正因为脑海中对未来有期待,心底里对理想有渴望,我们才能不断克服困难、跨越障碍,走向成功。74年前,同志曾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动情地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今天,迈入新时代,坚定的信仰仍然是凝聚人心、激励奋进的决定性力量。
【鼓起一往无前的奋斗】奋斗是幸福的,奋斗也是艰辛的、长期的、曲折的,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在追寻人生出彩舞台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事业发展的瓶颈、可能会有一时失败的挫折,可能要坐长时间的冷板凳,甚至可能遭遇委屈和不公。但看看过去,革命前辈们是如何以艰辛成就伟大、以奋斗锻造奇迹的;看看未来,多少人在为自己的梦想和共同的梦想奋力打拼,我们就一定能触摸到那蕴含于精神基因中的力量,鼓起一往无前的奋斗风帆。
【国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日,是回溯苦难的历史反思,也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更是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的集体行动。通过立法的方式提醒和告诫人民群众用恰当的方式、端正的态度去对待国家公祭,保证悼念活动的庄重感和仪式感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公民个性被迅速释放,由此带来了观点与行为的多元。我们肯定多元化观点与行为对社会的积极意义,但也需要正视部分公民为“博取眼球”而亵渎先烈、歪曲历史所带来的恶果。穿日本军服在紫金山抗日碉堡前摆造型拍照、斗鱼女主播在直播中公开调侃 “南京大屠杀” 这些行为不仅引发公众愤,更将对其他公民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产生严重不良影响,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破坏民族认同。“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面对践踏底线的行为,法律必须及时亮剑。当然,面对多元多样的社会以及公民行为,以及较高的法律成本,或许有人会指出道德调整更有优势。道德随机应变的特点符合变幻莫测的社会,相对于法律更容易浸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些观点无疑具有正确性。但是我们同时应当注意到道德调整存在着无强制约束力的先天不足。在面临民族认同、社会基本道德底线等重大问题上,不能完全交给道德缓慢释放其调整效果。此时法律必须及时亮剑,发挥其立竿见影的强制性,明确行为红线,旗帜鲜明反对、毫不手软打击,守护好民族的精神根脉。
【现状与后果】“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曾几何时,以“还原真相”为名歪曲历史、以“不合常理”为名抹黑英雄的言论,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舆论如潮的谴责。众多有识之士纷纷指出,肆意歪曲历史、亵渎英雄英烈,既影响大众认知、伤害公众情感,更可能把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引向虚无。
【和平年代的英雄】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人们面对英雄许下的每一条誓言,都传递着对英雄精神的崇尚,汇聚起推动时代和社会前行的力量。
【英雄也体现在恪尽职守】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以奉献精神收获新光荣】从司法的“燃灯者”邹碧华,到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从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的廖俊波,到秉持科技报国理想的黄大年,他们的先进事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具有一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和崇高精神。今天的中国,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人民警察用生命守护万家灯火,让中国被外媒评价为最有安全感的国度,这是奉献;一位位大国工匠日夜攻关、奋战一线,使“中国创造”一次次惊艳世界,这是奉献;无数快递小哥们穿梭于广袤的城乡,用汗水浇灌着数字经济的参天大树,这也是奉献。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奉献不是痛苦和丧失,而是善意和美德的升华。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奉献新作为。奉献精神,从来都不是空泛的、抽象的。“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目标,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豪情万丈的干劲,更离不开点点滴滴的付出。
【尊重平凡但不普通的劳动】我们生活的城市要正常运转下去,需要许多人默默的奉献和坚守。这些人和他们所做的事,你或许从未注意到,然而一旦他们离开,就可能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他们或站立护卫着万家安宁,或奔走连接起便捷生活。就像环卫大爷一样,于冷风中除去坚冰,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安全。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看护的是城市的呼吸,受益而不觉,失之而难存。很多人都渴望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能坐着干活谁愿意“跪着”?无非是职责所系、岗位所求。工作虽然平凡,却足以折射出劳动者的尊严和光荣。对此,每一个人都应该起立鼓掌。
【劳动者普通,劳动不普通】像环卫大爷这样的劳动者还有很多。“电商狂欢”,是快递小哥加班加点送来货物;“指尖点餐”,是外卖小哥不惧风雨送饭到家;冬季供暖,是锅炉工师傅用扳手拧紧每一个螺丝;雨天积水,是管道工人在浑浊的管道里奋力疏通……他们可能忘了吃饭、顾不得喝水、没时间擦汗、要忍住异味,可是他们没有抱怨“脏乱差”,而是尽力做到“与人方便”。这就是城市中不起眼的一分子,却擦亮了人们美好生活的光鲜色泽。是的,我们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城市服务也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个行业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一行从业人员都有被尊重的权利,不仅因为那双已经粗糙的手,而且在于他们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
【“劳动最光荣”依然是时代最强的音符】“劳动最光荣”依然最强的时代音符。我们每个人都是舞台之中最耀眼的主角,也是聚光灯下最靓丽的明星。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一个永远不变的道理是,唯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唯有劳动才能成就人生,也唯有劳动才能实现梦想。无论是普通的个人梦,还是伟大的中国梦,都需要靠劳动去获得和实现。有了劳动,我们将会更有尊严,离开了劳动你才真的什么都不是。所以,强调“劳动最光荣”的主流价值,也是争取个体权利最现实而急迫的要求。
【管住自己才能打理好人生】古人讲,君子慎独。意思是说,在不受约束、没人看见的环境下,正直的人不放下心中的戒尺,不起贪念,不存侥幸,不越雷池。完全依靠信念的力量,跟欲望搏斗,跟诱惑抗争,而不被击败,是真君子。慎独,就是管住自己。管不住自己,麻烦迟早会来。管住自己是一生的功课。人作为本能动物和社会生物,欲望和利益冲动如魔鬼缠身,稍不留神就涉险犯错。心中要有降魔剑,培植强大信念和道德力量。管住自己要以戒为师。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能做的坚决不做。相信因果,敬畏神明。管住自己以养正为先。养雅趣而恶习改,养大义而私欲消,养浩气而为谋利苍生。管住自己,才能打理好人生。犹如屋子打扫干净了,才能布置最新最美的家。
【论语:色难】《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孝文化是我们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精神磐石,也是我们形塑社会价值观的价值原点。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当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
【如何看待“陪父母”假期】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角色具有多样性,因此社会治理也应该做多维度的考量,追求综合效益。子女陪护父母的伦理需求应当想办法满足,但也不能完全不顾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关键是把握好平衡。这样的普遍性问题需要系统性解决,如人社、劳动等部门能否协力落实,企业微观管理机制能否留有休假空间,政府是否给落实企业以适当奖励或补贴等,都是影响孝亲氛围及其实现可能的重要因素。
【亲情都是最沁人心脾的一泓甘泉】相对于“男耕女织,朝出夕归”的农耕社会,现代生活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流动性的增强。从蛙声一片的田间地头,到车辆川流不息的城市马路,越来越多的人,成长在故土,工作在异地。从故土中“逃离”,并不意味着“背叛”,恰恰相反,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历经城镇化阶段,必然存在的趋势。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们被历史的潮流裹挟前进之时,年轻一辈,越来越成为“原子化的个体”;我们的情感网络,越来越脆弱。移动互联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其实,亲情温暖的不仅是父母,还有自己疲倦的心灵。作家巴金曾在《家》中,写下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里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账。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打开了自己的‘灵魂的一隅’,那个隐秘的角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家庭犹如沙漠中的甘泉、大海边的港湾,是洗心涤虑、怡情悦性的居所。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生活,亲情都是最沁人心脾的一泓甘泉。
【人民日报专题深思: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孝作为一种亲情,蕴含着父母养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和子女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关系既不是契约关系,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而是亲情的自然产物,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促进个体关怀他人和社会。在传统孝文化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之爱,有助于培育子女对父母等亲人的爱,进而外推到对其他社会成员以至民族和祖国的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代社会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社会中那种邻里守望相助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和弘扬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助推家庭养老。在传统社会,养老问题基本上是在家庭内部解决的,其中孝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谚语中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体现了这个特征。
上述内容是册子的十个专题之一,这份材料共有10篇,历时7个月从1200余篇权威社会热点评论文章中精选整理而成,共计96页,针对2020年高考已经更新,需要的可以私信我哈哈哈。还有几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适用主题:关于目光短浅、面对诱惑、对社会过分追逐利益现象的反思、福祸相依、坚定立场等作文立意,如2014年全国二卷《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2016年全国三卷《小羽的创业故事》。《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作的长篇小说,句子释义:面对利害得失,世人往往只关注其得和利,而忽视害与失,就像鱼儿为贪吃只见诱饵而看不到鱼钩一样。
适用主题:关于真正的爱国、“嘴强王者”、空谈误国、实践出真知等作文立意,也可用于反驳只会纸上谈兵,批评动不动就叫嚣开战等言论。如2011年全国一卷《中国崛起》,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语出《韩非子·五蠹》,句意为:空谈打仗的人太多,而真正穿起铠甲上阵的人太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也请我们记住:战争,是要死人的。我们之所以能挺直腰板在那指指点点,是因为一直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啊!
适用主题:有关舆论的危害、对枪打出头鸟的看法、我看00后、讨论童星问题、对崭露头角的后辈应有的态度等主题。如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2010年浙江卷《角色转换之间》。本句节选自陈丹青的《荒废集》。网络是便捷的,同时也是错综复杂的。好事者总喜欢在网上披上伪装的外衣对他人评头论足,肆意贴标签。然而这些言论,无论是赞赏还是贬低,对被评论的人来说,都是本不必承受的负担。
适用主题:关于理性思考;拒绝盲目从众,人云亦云;于无声处听惊雷等主题。如2015年重庆卷《等待》,2010年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本句节选自周濂的随笔合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身处这个喧嚣迷茫、被网络舆论包围的时代,一个人依然可以选择合乎德性的生活态度,妥善安排日常生活,不止成为“好人”,更可以成为“好公民”。
适用主题:关于青春与磨难、成长的辛酸、坚持、不屈服、尊严、逆境成长等作文立意,如2008年四川卷《坚强》,2013年湖南卷《闯荡》。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闻一多曾这样评论他:“最前进的、最革命的、最富于理想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著作是生命力饱涨的象征,是生命的顶峰。”
halo~这里是时隔9个月之后跑回来更新的纸条君,继续为大家带来一波句子素材ww
适用主题:人生有沉浮起落,泰然接受生命中的波折等,如2014年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2013年全国一卷《经验与勇气》。语出钱红莉的散文《春有信》。示例:孟东野因多写世态炎凉,文风瘦硬,被世人称为“诗囚”,其艰涩可见一斑。世人却也记得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快意畅然。世间的日子正是这么的暗淡与鲜亮交叠轮回。玩赏过世间繁华盛景,亦看尽烟火烬后的黑暗孤独,才见证人生完整的模样。
适用主题:保持开阔视野,避免一叶障目,不可因小失大等主题,如2012年上海卷《曾被舍弃的微光》,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语出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示例:生活中,我们常常由于刻板印象或偏执己见,导致观点偏颇,行为失当,反而错失了应予以重视的美好、可贵的地方。正如《简爱》中所写道的,“只能看到细微的缺陷,却对星球的万丈光芒视而不见。”因一叶蔽目,而错失整片林海,岂不因小失大。
适用主题:讨论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不应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等主题,如2018年北京卷《绿水青山图》。语出歌手李健演唱的歌曲《深海之寻》。示例:我们的钢筋水泥堆砌在一片片消失的森林上,一条条浑浊肮脏的河流上,一个个生灵绝望的嚎叫中,正如李健歌中所唱“我的辉煌让你黯淡了很久,我的挥洒穷尽了你的所有”那样如菟丝子一般,通过攀附并榨取其他植物的养分来维持自我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之路同是自我毁灭之路。
适用主题:弦外有余音,无声胜有声,体味内心情感等作文线年山东卷《咬文嚼字》,2008年浙江卷《“触摸城市”/“感受乡村》。语出木心的诗作《十四年前一些夜》。示例:静了等于不静的夜才是良夜,万物沉寂时,心声却从不会平静——星星点点、云翳微光,都汇成乐章在胸腔回响,激荡心神。字句更是如此,越是内隐,越是不言,静听弦外之音,皆是义深情切难言之处。平静之下的涡旋,总分外壮阔。
适用主题:返璞归真,极简主义,简约的生活态度,留白艺术等线年广东卷《胶卷时代与数码时代》。语出周国平的随感集《人生哲思录》中的《风格》。示例:从前生活清贫,总慕想都市的繁华生活,而今朝九晚五,每日看着灯红酒绿,却念想远方青山流水。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却渐渐流于匮乏。其实,越少,有时候意味着越多,“Less is more”,无论生活亦或创作,回归本真才是生命的线.
适用主题:思想独立,对待舆论的态度等。语出周国平的《风中的纸屑》中的《舆论》。在运用时要注意,舆论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一般是中性词,而原句的舆论独指“大多数俗人的意见”。示例:通讯和社交越来越方便的当下,人们更容易创造舆论的风暴潮。只是我们有权选择成为浪潮,还是浪潮中坚定的礁石。舆论乃大众之见,而清醒之人不会为舆论所支配。只要我们站得高,舆论便只是山脚下传来的轻微噪音。
适用主题:思考自我,独处和相处,一个人的世界等,如2017年浙江卷《人生的三本大书》。语出周国平的随感集《风中的纸屑》中的《独处》。示例:每个人都在学习相处,却不是人人都在学习和自己相处。交往是空间性的,两个人的空间碰撞在一起,产生趋同和分歧,最后达成“协议”;而独处需要另一个维度的考验——时间,它让你从一开始的自在到耐不住寂寞,到最后的怡然自得,学会和自己独处,有时比交际来的重要。
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可能与上面的著名学者稍有重复,这类文学家的选择很难甄别,首先排除畅销书作家,(没有黑的意思,单纯觉得不够严谨不适合,当然有很多畅销书作者非常厉害),排除一些不被主流认可的作者,如那些文青最爱“安妮宝贝、张小娴”等等,同样也不够严谨。尽量选择那些有足够的地位分量,能够撑起作文的排面的作者或是诗人。
“彭泽小令将辞逆旅之馆,永归安宁的幽冥时,高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化用陶潜《自祭文》)
人物故事素材同理,能用一句话写掉的不要用两句话,两句话写得完的不要用三句话。三句话么……就别用了吧。
2.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3.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里尔克《安魂曲》
5.人只要是坐下写文章,即便是写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是在谈自己。---陈丹青《退步集》
6.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菜根谭》
(这句话特别百搭,我几乎高三一半的作文都用上了,无论做什么事情,议论什么,都需明心见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句话使用一切批判文化衰落的作文,可以任意切割组合,如繁体字的毁灭,纸质书的消亡等等主题)
10.一旦堕入笑骂由人的尘世,威猛有力的羽翼却寸步难行。---波德莱尔《恶之花》
11.如果说我们的灵魂多少有些价值,那是因为它曾比其它一些灵魂更加炽烈的燃烧。---安德烈·纪德《人间食粮》
(用法:本句太长,可以灵活切割百搭,如“我愿成为纪德笔下‘燃烧的炽热灵魂’”)
13.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14.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
19.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与阴暗之中。---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
(这句也是绝妙的百搭句子!被我用了无数遍!无论何时你说到要保持本心的宁静或者保持心境平和,直接把前半句欻的一下贴上去就好啦!)
22.愈是深浸文明,服膺文明的人,愈是依赖惯性。---舒国治《理想的下午》
(这句话我觉得b格很高,深刻简洁,但是不太容易理解,粗浅胡乱解读:当文明对人类生活渗透较多以后,人们总是倾向于不做改变。)
2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家书》
(例:“曾文正公也曾在家书中殷殷教导:‘唯天下之至诚能生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赢博体育。形容循序渐进,这句话有点晦涩,可以拆解使用,比如只将“原泉”的“盈科而后进”当作一个比喻,觉得舒服也可以整句使用。)
(这句话也是万能素材!谈到任何思辨论证的时候,必须要讲做法,做法就可以用这句,相当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意思,也可以和上一句打出组合拳连招。)
28.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被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鲁迅《呐喊》自序
(这句话就是上面举例的“铁屋囚”,同样是万能素材,非常好用,可以单用铁屋囚,也可以拆出小句,如“必将如鲁迅笔下的铁屋囚一般‘从昏睡中入死,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29,孤洁以骇俗,不如和平以谐俗,啸傲以玩世,不如恭敬以陶世,高俊以拒物,不如宽厚以容物。---李渔《闲情偶寄》
30.过分重视道德行为,结果反而会变成对罪恶间接而有力的褒扬。---加缪《鼠疫》
(这句话也蛮难理解的,我查了后半句“因为那样做会让人猜想,高尚行为如此可贵,只因他寥若晨星,所以狠心和冷漠才是人类行为更经常的动力。”这句话非常深刻而警醒,我觉得说的太好了就抄了下来,可能不太会适用于每篇文章,需求个人理解。)
32.弗洛伊德,三“我”:本我:本能无逻辑;自我:理性可控制;超我:道德良心,负罪感
(这个也很好用,写作的时候说道的话任取其一即可,反正论述的时候道德良心的“超我”状态自然是最好的最实用的。具体情况可以去了解一下。)
(有才能的人的心像宝珠一样却又深深埋藏,普通人的心却像瓢在水里一样肤浅)
35.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
(这句话内容很宽泛,应该覆盖面满广的,很好用,可以直接定义为“文化的四要素”,到处运用)
(这句话也很好用啊!我一般直接将其称为翁贝托·艾科的“玫瑰之喻”,但直接这么所会晦涩,不如后面加上后半句吧。很多东西发展到现在只剩下一个名头,比如古文字,线.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班超
38.玉卮无当:好的杯子却没有底,那也没用,这是一个很好的比喻,看起来很高级哈哈哈。
(这句就是很典型的我的素材来源之一!当时做到这篇古文阅读,韩愈文笔冷峻简洁,强于说理,作为素材再好不过,说明在平时的古文阅读中可以找到很多素材!)
55.买书,只有当人们在同时也买到读这些书的时间后,才是一件善事。然而,通常情形往往是:购书便被认为占有书的内容。---叔本华
(这句话显然太长而且一点儿也不精炼,坚决不能放到作文里,我就经常直接写作“叔本华眼里‘占有书的人’”)
56.生活的目的就是自我发展,我们这儿每个人都在追求完善地认识自己的天性。---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57.孤独是人生中一种自觉的独处,而不是惩罚,不是受伤者和患病者的退隐,也不是怪癖。---马洛伊·山陀尔
(《旧唐书·李林甫传》:“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客视之掩口。”
(论述人与自然,生活与美的作文很多吧,这是美感与灵感的来源,应该还是万能的)
先发两篇自己高中时期的作文,大概让大家知道像我这样用素材会用成什么样,当然!文章非完美,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过几天再具体讲讲我的运用思路。
“马上能横槊,马下能赋诗”的英才仍需锤炼,大学生在对“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弄潮儿歆羡之时,当认清清华此举的良苦用心,完善自我,臻于“知行合一”。
先看前几个字“马上能横槊,马下能赋诗”我写的时候想到了课文《赤壁赋》中曹操“横槊赋诗”一句,我寻思着曹操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正符合本文主题,直接用又显得单薄,不能给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便凭空捏造了一句打油诗,课本里的文章都很好,尤其古代论述文说理透彻,简洁明了,稍加改造便可嫁接到文章中,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素材来源
评论区有朋友以为我会造成素材的堆叠,在此声明:一篇高考作文首先要自己看着舒服,素材堆叠而空洞无物的文章难道自己看的下去吗?我用素材,只不过是在适当的时候抖机灵罢了,让老师知道你是有丶积淀,有丶涵养的。整篇文章论述的逻辑一定要做到位,不然不能称作一篇论述文,素材的积累可以通过苦工达到,而逻辑训练需要思想,需要一股巧劲,是作文的精髓,这点又是另一回事了。
拟标题(有小可爱问标题怎么拟,我们高中老师是强制我们拟“八字成语”标题的,我觉得大可不必,关键是标题需要让看的人一眼知道你这篇文章要写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那这个标题就是成功了,也需要体现出思辨,这点决定了两三个字很难拟好标题)
1.《作文素材》杂志,这是很美妙的杂志,我专门抄旁边的小句子,每天五句话,一个学期就几百句了,当然不要瞎抄,多挑选,选择自己顺眼的觉得用得上的。
4.平时多看书多阅读,阅读一本书就想“下次我是不是能把这本书用在作文里”
QQ看点啊,百度百家号那些写手的语言表述,没事可以去改改他们的病句和语言表述,等到看到那种语言全身发毛的时候差不多语感就培养起来了。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很多人其实这一步就败下阵了,那就不需要急着谈高级表达了,因为还没学会尝试着去品味句子。
收到好多好多私信,我也看了好多作文,发现很多人结构很成问题,我大致说一下我的结构布局。
反面:可是,绝对不能仅仅这样,你一定是片面的,和上一段差不多长,也可以稍微长一点,支撑观点的一段要有力度。
“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我还能吃到苏轼当年手不停箸的红烧肉,我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我还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的筋骨血肉,我还能在大喜大悲后脱口而背出一句他们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的爱恨离愁。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这么两件了吧,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