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8日10时,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
02地震灾区记者面临诸多困难,如补给线断掉、低氧高寒环境等,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报道准备。
03为此,记者应学会管理情绪和焦虑,制定明确的采访计划,并尊重受灾者和幸存者。
04同时,记者需注意自身安全保护,如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疲劳等,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1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截至8日10时,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定日县平均海拔约4500米,低氧高寒,不仅救援分外艰险,记者们前往震区进行报道也面临着更多困难。
地震是灾难性报道中的重要议题。作为赴震区采访的一线记者,需要做哪些报道准备?有哪些采访和写作的注意事项?
RUC新闻坊曾综合整理编译了美国国际记者中心发布的《报道灾难与危机》指南,赢博体育下载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达特新闻与创伤中心发布的自然灾害报道技巧、地震报道经验、创伤修复及心理健康等信息,今日再次推送。
地震发生之初是最艰难的一段时期,补给线经常会断掉,所以记者需要自给自足。地震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记者最好准备一个能拿着就走的工作包。
铅笔,电池,所有电子产品的充电器(包括汽车电源适配器),手机卡,现金和零钱
食物(如压缩饼干),水(以及净水药片);急救工具,药品(如止痛药,胃药和有助于睡眠的药物),创可贴;厕所用品,洗手液,湿巾;靴子,帽子,轻便易洗衣物;手电筒,电池或手动曲柄应急收音机,指南针,地图。
记者应随时做好准备报道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之前就花点时间去学习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焦虑,这样届时才能做出全面、公正的报道。
对于震区记者而言,首先要学会对自己第一天要做什么样的报道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如果要做一个简报,那么就不需要到处走访,而是要找到最真实可信的数据。与之相比,更难的是做与受灾者有关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需要决定去哪里走访。很多记者会去受灾情况最严重的地方,但是需要确定的是:能从那里回来吗?那里有手机信号覆盖吗?通往那里的路有多安全?
地震报道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为那些需要信息的人提供信息。这很简单但也很复杂。地震灾区的人们失去了家园,他们的电力供应和网络连接被切断,记者要怎样和他们接触?这是地震带来的诸多挑战。
断电、手机信号微弱、网络拥堵,甚至持续数月的余震,这些常使记者无法接收到包括受损情况、伤亡状况等更新信息。
简单来说,地震这种灾难会分割出两类人,一类是受灾者,另一类是能够给予帮助者。这两类人都亟须及时的、真实的信息。灾难过后,媒体能够常常接触这两类人,所以其报道应该清晰地传达信息。
在地震这种灾难事件中,如何报道受灾者、幸存者和目击者是记者面对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地震的发生让普通民众陷入其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被推到媒体的聚光灯下。他们可能处于震惊和悲痛之中,他们可能正在等待他们爱的人的消息。相机、话筒、录音笔却突然刺入了他们的生活。而另一方面,记者又有责任进行报道,让公众理解这样的悲剧事件。既要报道事实,又要把对弱势人群的伤害降到最低,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二者的平衡呢?
在提问或者录像之前,记者要冷静地、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身份。采访对象需要知道你是谁,还需要明白采访内容可能会登上报纸或者广播电视。
不要问:“你感觉怎么样?”不要说,“我理解你的感受。”这样会显得虚假。最好简单介绍自己,让采访对象知道,“对你的损失我很遗憾。”或者,“对你今天的遭遇我感到很遗憾。”
以开放式提问开始采访,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去讲述自己的故事。“你什么时候知道的?到现在你和谁说过话?”对于幸存者,可以问他们都看见了、听见了什么。这些非判断性的问题能给采访对象一个机会去讲述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记者要了解在这些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一些人会拒绝采访,而另一些人会从讲述中获得安慰。
如果采访请求被回绝了,记者可以给采访对象留下联系方式,告诉他们以后如果想说些什么的话可以随时打给你。对受灾者、幸存者、目击者和他们的家人,不要用技术手段让他们同意接受采访或者拍摄。不要以帮助他人为理由胁迫他们与你合作。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接受采访。
与受灾者共享掌控权。询问他们在采访中是坐着还是站着更舒服,或者他们是否想要离开混乱的现场再聊。
记者应该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在地震报道的采访中,也应该准备好去倾听。即使采访对象说的细节超出了采访的最初范围和目的,记者也要认真倾听,尊重、有礼。
对于失踪者的家属,只要有可能,尝试通过他们认识的人去接触,这样会比较容易进行采访。同样,只要二手信源持有的信息和一手信源相同,记者也可以尝试通过二手信源来了解失踪者的家庭和个人细节。
人们可能会在晚上说起一个通常在白天不会忆起的详细的故事,这是很常见的情况。这样的交谈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或者地点,所以记者如果没有更好的采访要做,可以在人群中随意走走,可能有人愿意进行交谈。
摄影摄像记者要认识到自己可能是到达任何现场的第一人。记者可能面对来自执法机关和公众的过激反应,要自始至终保持冷静与专注。记者还需要注意的是手中的相机不能保证自己免受伤害,在现场变得过于危险的时候,不要犹豫,马上离开。照片远不及人的生命重要,任何主管或者编辑都会理解这一点。
对待每一个接触到的受灾者,记者都要保持敏感、礼遇和尊重。对他们的回答不要反应得过于强烈。在询问信息之前,礼貌地介绍自己。
在地震震区,记者可能会拍摄到很多血腥的影像。赢博体育下载要思考这些影像对受众来说是否有记录历史的重要意义,是否太具有冲击力,适不适合公之于众。
尽一切可能避免对陷入悲痛的个人造成侵犯,但记者可以记录在公共场合中宣泄情感的镜头。无论如何,在受灾者陷入悲痛时,不要擅自进入他们的私人住所或者打扰他们。
记者要弄清楚自己想要报道什么,怎样报道。讲述故事远比简单地表现死亡与恐怖有价值得多。
对于记者而言,一个最大的挑战是要如何在整个地震灾害持续期中一次又一次地报道这些悲催的故事,同时还要让报道包含人文关怀。
记者面临的挑战是要还原真实的故事,讲述当地震减弱或停止后发生了什么?人们如何生活?人们怎样面对这样的悲剧?
一个独立的、局外的专家能帮助回答一些技术性问题,同时能提出一些值得记者进行调查的问题。
在短期内,持续追踪地震发生后的新进展、信息更新和更正。报道受伤的幸存者的故事。地震造成的受损细节和预估的经济成本时刻都在变化,应追踪官方调查,保持对于救助和重建的报道。
专线记者可以去寻找一些其他人可能错过的报道角度。比如,教育口的记者可以会关注学生们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商业口的记者可以去追踪地震造成的长期的经济影响。
调查地震等灾难的准备和预防工作。周年纪念日可以成为深度报道的“钉子”,在这个时候做文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调查:政府防灾资金的使用是否有效?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否抗震?人类活动和政府政策造成的环境问题会不会加重灾难的危害?
近距离观察地震造成的损失程度。有没有一些事物没有遭殃,而周围的都受损了?去调查建筑标准、许可和维护记录。有没有一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记者应该在发布报道之前用可靠信源来核查信息,无论如何都要避免被谣言牵着走。一些网络和广播电视媒体似乎完全被上升的地震死亡数字消费,并不断地加入伤亡数字更新的时效大战中。这样的结果就是,事实核查被抛诸脑后,追求首发新闻使错误的、误导性的信息延续不断。
对于大地震和余震震级的数据也有很大的差异,国内和国际的地震中心给出的数据可能是不一样的。媒体如果不经过反复核查就做出报道,采访专家时也不对专家资质做出核验,这种报道可能造成民众恐慌。
记者要向遇难者或者能代表遇难者的人核查姓名的写法、事实甚至引语。二次核查可以保证准确性,也可能会向记者提供更多能用到的信息和引语。
社交网络一直是实时信息的重要来源。很多记者和民众几乎夜以继日地在社交网络上更新事实和重要细节。在收集用户生成内容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其中有许多虚假的文本、图像和视频画面。
责备政府很容易。但请避免这种简单的叙述方式,要去描述真实情况,以及人们当下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报道政府、救援机构和普通民众怎样处理和克服下一个挑战固然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聚焦于地震后果和死亡数字,这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但是,媒体应该进行深度挖掘。生产新内容不像工厂的流水线。记者不应该制造或者促成骗局,而应该去挑战、质疑和分析。
分享地震生存技巧以及成功案例。不要只聚焦于地震的发生以及关于地震危险水平的争议性表述。告诉人们他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帮助他人,使生活回归正常。可以提供一些正在做重建努力的案例。
在网络或者电视上观看令人痛苦的内容会加重精神创伤,使人们感到绝望和无力。即使要发布这类内容,媒体也需要在播放之前进行提示警告,告知他们将要看到什么样的内容。这种警告要足够提前,赢博体育下载这样观众能有时间离开房间、抱走孩子或者转换频道。
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人们在灾难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都经历了什么,不要只报道死亡,不管用上什么照片或者视频片段都要讲清楚整个故事。
要考虑照片印在头版和内页、彩色还是黑白的不同效果。有些照片印在头版可能过于冲击,放在内页、黑白印刷或者放在网站上可能会好一点。
在地震报道时,记者需保证基本的睡眠、进食、卫生需要;了解自己的极限,知道自己的忍受度,以及疲劳的身体信号,通过休息、进食、冥想来缓解;和信任的人交谈(分担痛苦让自己更有承受力);从进展顺利的事情中寻找愉悦感和乐观情绪。
一些记者在强震停止前,不做一些防护措施就直接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很多记者不懂,受灾地并不能对他们的健康、生命和其他医疗保险作出保证。
在灾区的记者应该确保至少有一个人知道他们一般在哪里、他们在采访谁、他们预计什么时候回来。这个人一般是记者的主管编辑,他需要有记者的紧急联系方式,需要知道当记者没有按时报到时该做什么。
如果记者不被允许靠近灾难现场,要弄清楚为什么。官方不让记者进去是因为要保证记者安全,还是“没有为什么”?如果是“没有为什么”,那么就想办法进入现场。
记者应该留意周围环境,尽可能轻装上阵,这样如果必要的话,记者可以快速移动。要对反常的声音保持警觉,比如响亮的爆裂声。意识到危险时,应该马上离开现场。
自然灾害可能会造成输气管道裂开,所以在现场不要吸烟。生物、化学危险品可能会污染食物和饮品,所以在现场不要饮食。
和主管、同事、朋友以及任何会聆听的人分享你的情绪、经历,这样可以帮助记者度过艰难的一段时间。了解编辑部提供的确保人身安全和心理帮助的资源,去使用这些资源。
尽管同事之间的批评很常见,但灾难报道通常会促使人们团结协作。从同事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彼此帮助去克服挑战,彼此在困难时期相互扶持。
,这对每个记者来说都是最困难的。富含蛋白质或者维他命A、B、C的食物可以减少压力。而记者经常吞下的咖啡和甜甜圈却没什么帮助。另外,如果可以的话,要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