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博体育 > 学习资料 > 知识积累 自由写作法在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赢博体育app

自由写作法在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赢博体育app

  过程写作法的构思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自由写作法(freewriting)是运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自由写作法缘起于英语第一语言写作,后被借鉴到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中。近年来,华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界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运用范围还不广。有的学者将其视为一种独立的写作教学法,与“过程写作法”并列,但大多数学者都把这一方法视为一种创造活动或构思活动,而非独立的教学法。

  自由写作(freewriting),也称为限时自由写作(timedfreewriting)或快速写作(quickwriting,quickwrite)。顾名思义,自由写作就是让学生们自由地写。教师设定时间(5到10分钟),可以是手写,也可以键盘输入。关键在于写的过程中没有停顿。不考虑语法、句子结构、汉字正确与否、顺序、标点等(这些内容留待稍后再思考),也不要回头阅读已经完成的部分,写出任何出现在脑海中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畅所欲言、自由自在”。即使有些部分的内容不是那么的有意义或者合理,甚至写出“我现在不知道写什么”这样的句子也可以。让思路自由地流诸笔端,直至时间结束。赢博体育入口

自由写作法在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赢博体育app(图1)

  自由写作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不停地写下与主题无关(或有关)的、尽可能多的内容,不考虑准确性、复杂性,只关注写作的流利性。众所周知,写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语言、内容、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常常把他们弄得“焦头烂额”。同时,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在同一个任务中存在一定的互斥、干扰关系,正如Bygate研究指出的那样,准确性反映的是说话人对形式的重视,如果注意力集中于形式,一般会降低说话/输出的速度,准确性较高,流利性较低;如果注意力集中于复杂性(比如使用复杂句式,高级词汇等),会降低流利性和准确性。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多数学生“绞尽脑汁”才能挤出只言片语,因为他们要同时考虑的事情太多了。而流利性反映的是说话人对内容(意义)的重视,因而,在训练写作时,将任务分解,先解决流利性的问题,即通过自由写作等构思方法帮助学生解答了“不知道写什么”的疑问,训练学生书面表达的习惯,使之对目的语的书面表达不再感到畏惧。准确性和复杂性的问题可留待草稿(draft)修改(revise)等环节来解决。

  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自由写作分成两种:非限定性自由写作和限定性自由写作。非限定自由写作指学生可以选择任意题目并在短时间内自由书写;限定性自由写作相对来说更有指导性,教师限定主题范围,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写出任何跟主题相关的内容。

  这是一种完全自由的写作,没有限定的题目,只是将脑海中的思绪、意识甚至杂念如实地记录下来,而不考虑“所记录下来的东西多么杂乱无章、语无伦次、甚或荒诞不经”,我们称之为“非限定性自由写作”。

  无话题的自由写作主要起到开动思维、训练手脑协调、提高(汉字)书写速度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写作的热身运动。自由写作能有效地帮助写作者克服阻滞。随之带来的疑问则是:自由写作所写出来的是不是一团乱麻?例如:

  我不知道要写什么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喜(欢)写,不会写等等。我自觉(自己觉得)写字是很难,但是读比较简单多了。我对写字的困难就是写不起(出)我要写的字,如果我一看那个字就写出来了。

  当然,自由写作的结果不可能是完全清晰的、连贯的,但是自由写作永远没有失败的作品,即便是有如上例那样,只是将自己的困惑写出来,首先也达到了训练“写”的目的,同时有助于师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策略及其语言表达方面的薄弱环节。“基本要点是注重写作活动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尽量让学生多写。”同时我们应该要看到,这些也是思路在闪动、在跳跃。所以自由写作不能完全以成文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而需要制定不同的评判标准。

  第二种自由写作,这是一种有主题的写作,称为限定性自由写作(focusedfreewriting),题目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例如当前正在计划中的作文的某一相关话题,由此联想开去。赢博体育入口也可以是由教师限定题目的范围,学生自由选择。但是无论何种,均是在围绕着主题进行写作,而非完全随意地书写。内容上会相对有的放矢,但不考虑语法、句子结构、汉字正确与否、顺序、标点等。例如:

  我特别喜欢去旅游。我希望会去很多地方。我去过了桂林旅行,桂林的风景非常漂亮,我不仅看很多山而且水。那时候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有中国人,有韩国人,有日本人,他们对我都非常好。我们一起玩儿,一起吃饭,一起拍照,心里觉得高高兴兴的。我的导旅(导游)不仅好而且可爱,他还年青但是已经工作了。在桂林时我出在(住在)三星酒店,那儿的人也对我很好。可是桂林的口味对我来说不太好,所(以)在桂林时我都不能吃,每天只有吃点心,所以回北京一后(以后)我想吃很多菜。有一天,我的韩国朋友丢了,因为那时候他觉得很困,所以不想下车,于是他在车上睡觉了。然后车开到飞机场,他在那儿下车。然而车走了,所以他不能下车,我们半天找一找他,晚上就找到了!

  学生在其后的作文《旅途见闻》中,将上例中与朋友走失这一段情节进行了扩展,重点描述了走失的过程,寻找的焦灼,重逢的兴奋,文章自成一体,内容新颖,有别于其他的写景文章,更优于流水账式的游记。

  自由写作的结果和观点用于随后的写作任务。找出有趣的、有价值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计划将其组织、发展成文章。通过自由写作,可以了解对题目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感觉、感受、观点和立场;写完后高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发掘到自己从未发现的一些思路和句式。

  对这种自由写作的结果还有另外一种处理方法:有人称之为“打扣环(looping)”。即待限定的时间结束,再回头将自由写作的结果重读一遍,将有意思的、有趣的、有启发的内容作为下一个自由写作的题目,围绕这个题目再写,如此循环往复,一环套一环。通过自由写作,可以寻找感兴趣的题目。

  自由写作的关键在过程,而非结果,过程写作法强调的是写作的过程性,并不要求一开始就十全十美,而是通过反复的反馈、修改甚至是重写的过程以达到表达的流利、准确和复杂。所以教师对待此类自由写作的结果,往往需要对内容提出意见,并引导学生在零乱的思路中提取素材,并重新组织,进行完整的篇章写作。所以自由写作之后一定要安排重写的环节,将无关的语句删除。

  相比而言,限定性自由写作由于限制了命题,学生思维定向快,而通过不同的命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练习多种体裁,掌握多种表达方法的能力,而且好的题目也有助于触发学生联想,发掘内容。同时统一命题有利于相互比较和借鉴。这些特点不仅仅适用于自由写作练习,有主题的写作练习也同样适用。限定主题属于更具结构性的任务,1999年,Bygate提出,更具结构性的任务会促使学习者将重点放在正确性和流利性上,所以在教学当中,限定性自由写作的使用频度高于非限定性自由写作。同时,通过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只有36.7%的学生倾向进行非限定性自由写作,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采用有主题(范围)的自由写作。但值得关注的是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中愿意采用非限定性自由写作的比例高达72.7%,语言水平高的学生比语言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更倾向于完全自由的写作。我们是否可以推测,随着语言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更强。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如下因素的干扰:

  快速自由写作的技巧不是教师讲一遍学生就可以掌握的,它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也需要在练习中反复体验。据调查,90%的学生在自由写作过程中会出现停顿的现象,其中37%的学生经常停顿,而“忘记汉字的写法”、“过多地查词典”和“过多地注重语法”是造成学生自由写作不“自由快速”的三大主要原因。因而,在写作之前,教师要讲解影响自由写作速度的原因,提醒学生不要查词典、避免使用橡皮或涂改液、不要过多的考虑词语、语法和标点等等。练习的量多了,自然就达到熟巧了。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醒学生:

  教师及时监控和督促。既包括对写作过程的监控,也包括对写作结果的督促。针对“忘记汉字的写法”这一突出的影响学生写作速度的因素,建议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督促手段,例如:

  抄写同步汉语综合课教材内容(或其他适合的汉语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规定好每天、每周固定的练习量,按时完成,其目的是增加汉字书写的数量,以强化单个汉字书写的熟练程度。而教师主要起到监督练习的作用,因为如果没有监控措施,这个非强制性的、个性化的作业很可能会半途而废。

  同时,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也是必要的,要求学生每次的自由写作后都写清字数,并制作出“自由写作成绩曲线图”。

  一般来讲,自由写作发展曲线图可以反映出一段时间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上图是北京华文学院一名学生的自由写作发展曲线图,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整个的发展趋势还是向上的,其中也出现了偶尔的下滑。该生属于积极主动型的学习者,当出现下滑时,教师及时提醒,而他也作出了及时的调整。可见,让学生自己监控、了解自己学习的变化,及时调整学习态度和策略是必要且有益的。学生们也认为“自由写作是比较好玩的事情,尤其是记录字数,看看能否打破自己的纪录。”

  无论哪种类型的学习者都会发现在自己的整体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停滞期(plateau)”,也叫“平台期”。此时,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躁的情绪,教师应予以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写下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5/6的学生认为他们通过自由写作的练习提高了汉语写作水平,有趣的是,有4位被访者认为他们的汉语写作水平“进步很大”,而他们都表示喜欢自由写作。原因不一而足:有的认为自由写作能“提高写字速度”,“可以认识新的生词”,“接近我的生活,很有意思”,“有时能发泄一些烦恼”等。综合起来,自由写作法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

  1)克服思维阻滞(writer’sblock)——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挖掘思想、拓展思路,是达到写作流利最有效的工具,并且可以进一步达到发掘思路,丰富写作内容的目的。

  2)“数量中追求质量”——通过大量的、强化的写作实践,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保持写作思维的连续性,熟练掌握所学词汇,提高写作能力。

  3)正因为自由,所以自然,充分暴露语言上的缺陷,使教师(和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情况,并作出针对性的教学(学习)调整(教学内容、学习态度及策略的调整)。

  在我们的调查中,认为没有进步的学生有5人,他们都不喜欢自由写作,原因主要集中在:“不知道要写什么”、“不喜欢写文章”,有学生提出“常常写流水账的文章,觉得没有进步”的看法。同时,这是一种检验性的、试探性的、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既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也可以带回家练习。它的局限性也来自于其自由性:

  1)强调流利性,对准确性和复杂性关注很少,需要通过修改甚至重写来实现准确性和复杂性的提高,因而对学习者的主动性要求较高,对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的学习者而言,效果不太理想。

  从学生的评判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自由写作对提高汉语写作水平是有效的,虽然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写作习惯是一种挑战(不少学生习惯于想好再落笔),但是跟随教师的指导,也能够实现“数量中追求质量”、间接提高正式写作的教学目标。

关于作者: 小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88888888@juanchengsichuang.com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