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晚,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文学的灯光是不会灭的——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举办。梁晓声、李敬泽、陈彦、毕飞宇、毕淑敏、王跃文、东西、李洱、康震、祝勇、乔叶、杨雨、范晔、徐则臣、石一枫、班宇、张天翼等著名作家、学者登台分享。
梁晓声分享了自己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经历。他谈到,人们最初的理想往往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与所处的时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便是平凡的理想,如能找到合适的土壤孕育发芽,也会让生活变得充实。
毕淑敏曾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西藏阿里当卫生员,在艰难环境中接触的有限几本书,为她开启了文学之门。追寻梦想“弃医从文”后,她希望幸福生活中的人们了解当年那一群人的生活,长篇新作《昆仑约定》便是她满怀赤诚对往昔的回望。她说:“人应该有一颗优等的心,所谓优等的心,就是百折不挠,就是要坚持,要坚守。”
李敬泽认为,人在不同成长阶段对于生活的梦想、对于自我的期许都会发生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学阅读往往会播下一颗颗种子,让人认识到世界的辽阔与多样。因此阅读不该讲“绩效”、计算KPI,人们可以用半生乃至一生的时间,慢慢阅读一些困难的书,让文学真正陪伴、参与生命的历程。
徐则臣回顾个人经历时谈到了理想的偶然性,他参加高考前的梦想是考进法律系,阴差阳错进入中文系后曾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每天“悲壮地在图书馆看小说”,渐渐发现自己也能写,开始动笔创作小说,并持续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自我教育,坚持写到了现在。
陈彦回忆起早年戏剧创作中遭遇的一次打击,因观众反应不佳而备感挫败的他,在大雪漫天的冬夜徘徊街头。他感慨,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坎坷有些来自外部环境,有些是个人认知与性格使然。“坎坷”这两个字需要用一生去认知,对于一位写作者,尤其如此。
康震分析了为何古人的诗句会和我们产生跨时代的共鸣:现在抵达远方的方式太便捷了,以至于还来不及酝酿出足够的文字和情感来表达这一路行程;而古代诗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越是受到客观的局限性,赢博体育app在精神上越是要放大主观的世界,从而比我们走得更远。
毕飞宇视鲁迅为文学引路人,鲁迅就像一座灯塔,他从十五六岁直到此时此刻,始终在读鲁迅,始终能从鲁迅的身上接受能量。他也谈到,在文明史上,文学与火、电一样都是伟大的发明,因为有了文学的虚构能力,人类再也不用木头、水泥,仅仅通过语言本身,就可以建构出一个世界。文学因而让我们看到人类自身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
李洱谈到自己从河南来到巴金晚年长期生活的上海求学,上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对他的写作是引路、提醒与帮助。赢博体育app他还用《窄门》结尾处女佣举的一盏灯,来阐释“文学之光”的另外一重意义:文学对于人间的生活应该有一种体贴,应该生活在普通人中间,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百年孤独》译者范晔谈到,外国文学的翻译要为中国文学的创造服务,这是从前辈翻译家那里传承下来的使命。自己作为一个文学读者,是无数经典文本组成的光明里一粒小小的微尘,打开一本书的瞬间,像被文学共同体的光芒所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