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数字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必修课《数字媒体综合实务》,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澎湃新闻联合开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习平台。课程的独特之处在于邀请业界资深编辑、记者和技术运营专家共同授课,强调全媒体、数字媒体及融合媒体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力求培养兼具媒介理论视野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024-2025学年冬学期的课程中,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的编辑林柳逸带来了富有深度的讲座“当代非虚构写作的伦理与技法”。这一讲座不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让学生们思考了非虚构写作的复杂性与社会价值。
林柳逸在讨论非虚构写作时明确指出,这是一种对现实的探索与记录。与传统文学的虚构叙事和简单新闻报道不同,非虚构写作覆盖了更广泛的个体叙事与社会议题,通过“社会学想象力”将个人经验上升到公共议题,揭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层联系。
非虚构写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新闻主义和非虚构小说的崛起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之后,赢博体育欧洲自然主义的影响和中国报告文学的独特实践也使非虚构写作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轨迹。林柳逸通过系统梳理,让在场师生全面理解了非虚构写作的理论根基与现实意义。
讲座中,林柳逸深入剖析了非虚构写作面临的伦理挑战,尤其是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张力。她指出,当追求文艺性的创作与对现实的忠实表达发生冲突时,写作者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这个抉择不仅关乎内容的真实,也涉及对社会和读者的伦理承诺。
真与诚是这一写作方式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创作主题的选择上,林柳逸特别强调了写作者的主体性和合法性: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思考“为什么是我来写?”这不仅是对写作者个人的考量,亦是对整个社会伦理的拷问。与此同时,她提到了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这是非虚构写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为应对现实中真实难以企及的局限,她提出了“程序真实”的概念,强调在缺乏绝对事实真相时,通过规范化的流程与记录来接近真实。她提醒学员们,非虚构写作的价值在于推动真实的观察与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推崇一种道德优越感。
林柳逸分享了在镜相工作室中提炼出的七个非虚构写作技法,帮助学员们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首先,故事的意义是其灵魂,写作者应通过三个叙事层次的结合来形成事件、情感与节奏的统一。尤其是“音乐性结构”与“运动感结构”原则的应用,可以为叙事增添流动性与张力,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节奏与生命力。
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让空间成为地方”。林柳逸强调,赢博体育地方感并不仅是地理的表述,更是一种文化与情感的沉淀,有时通过时间的错位来体现。
在平衡宏观背景与微观细节上,概述性叙事与戏剧性的结合至关重要。此外,采访过程中的倾听与深层表达的挖掘也是非虚构写作的基础,写作者要学会在沉默中捕捉受访者更深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这些技法的运用,非虚构写作可以有效地呈现真实,同时揭示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生态,让作品兼具社会价值与文学魅力。
在林柳逸的理论框架总结后,课堂上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学生们纷纷发表对非虚构写作的新见解,从伍尔夫的“独立写作空间”到但丁《神曲》的“真实性”,甚至探索《黑箱》《屠场》等作品背后深远的社会议题,非虚构写作如何在真实与文学性之间实现微妙的平衡,引发热议。
同时,有学生提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认为非虚构写作同样是一种基于真实的文学再创作,兼顾深度与细腻的人性化细节,从而增强读者的共情。
林柳逸在总结时引用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们怀抱着对天国的强烈不信任,赢博体育以及对地狱的同等恐惧在世间行走”,深刻揭示了非虚构写作的内涵与社会责任。正如非虚构写作所承载的那般,通过真实穿越困境、用叙事打破边界,形成对复杂世界的理解与共鸣。
非虚构写作不仅是一种有效记录当代生活的方式,更是反映社会价值和人性的光辉。通过深入的观察与真实的表达,非虚构写作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和个体之间复杂关系的窗口。作为创作者,我们有责任以真正的情感与严谨的态度面对写作,以促进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观察,让每一篇文字都成为批判与觉醒的触发点。这堂课程,无疑为未来的非虚构写作铺展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在面对复杂世界时,能够以诚恳的心态书写出更具感染力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