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将至,上海正在卸下浓厚的绿意,向着金黄灿烂、秋高气爽的季节过渡。每年这个时节,上海都会迎来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驻市作家,以两个月为期,深度探索属于这座城市的多彩与魅力。9月3日,主题为“纪实与虚构”的“2024上海写作计划”在爱神花园上海作协大厅启动,来自巴西、芬兰、土耳其、越南、奥地利、日本、保加利亚的七位作家开始了他们作为“上海人”的生活。
作为中国大陆首个外国作家驻市写作项目,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上海写作计划”至今已有百余位来自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英国、加拿大、古巴、法国、德国、韩国、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坦桑尼亚等39个国家的作家应邀驻市。住在毗邻于闹市街头、能够自己下厨的酒店式公寓,楼下便是四通八达的公交网络和烟火从容的市井生活,他们将如何与这座城市的当下照面,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探索繁华之下的厚重文化底蕴?
刚到两天,日本作家绵矢莉莎已经循着地图去过了位于黄河路上的《繁花》的取景地,并在她居住地的周围穿街走巷地散步。接下来,她的目标是去上海的各个角落,体验生活气息。来沪途中经历了飞机延误等多番周折,还在倒时差的巴西作家埃米利奥·弗拉亚已经自学了购买火车票的方式,打算去更多的地方探索。第三次来上海的奥地利作家彼得·西蒙·艾特曼特别喜欢这座城市,他自陈已出版的11部作品中,有3部受到上海的影响。2019年曾与几位同仁一同前往北京参加活动的芬兰作家艾米·依达兰塔将上海行视作此生难得的机遇,她希望以这两个月挑战自己,拓宽经历和想象力,也期待这段经历以某种形式出现在自己的小说中……和他们一样,在上海生活两个月后,许多参加过写作计划的作家以诗篇、散文、小说等形式将上海之行定格在他们的作品中,也通过不同语言的书写将他们对上海的喜爱和眷恋传递给了更多人。
外国作家作自我介绍(图为巴西作家埃米利奥·弗拉亚[左]、土耳其作家福阿特·赛维马伊)
上海写作计划发起人、作家王安忆曾说,他们(驻市作家)带来他们的乡音, 加上我们的乡音,赢博体育赢博体育互相讲述由真实经历和虚构假设所写就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发生,使原本互不相识的他们归为同一族群,名字叫“写作者”。赢博体育也如今年写作计划的主题“纪实与虚构”所言,写作并非天然地分割成纪实和虚构两个不同的孤立类别,而正是这种分割的假象,一再地引发我们这个时代诸多嘈杂且无效的文学争论。谈纪实与虚构,则是为了恢复一种写作中的整全,并由此探索一种唯有在关系中才能被很好认识的完整世界。
越南作家阮刻银微曾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并获取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她对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2022年她所推出的新作《万色虚无》中,就以双城记的方式处处展露这座城市的在女主角生命中的重要性。作为作家、编剧和记者,阮刻银微在过去的两年里曾苦于如何寻求新的小说表达方式,在反复思虑中用写新闻稿和剧本的方式不断尝试。当获知今年将参加上海写作计划,并尝试着将纪实与虚构这一主题的概念写下来时,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小说已经“诞生了”。
对埃米利奥·弗拉亚来说,真相有时在浮出水面时已经改头换面,而作家会用写作方式来实现小说中真相的“炼金术”。即将展开的两个月生活,也像他在新书《测量》中的尝试: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感觉空间、用感知和身体去测量时间、测量地球。
当然,纪实与虚构也如同马丁·布伯笔下的我与你,它们唯有在相遇的时刻才各自真正存在,它们是对立竖放的两面镜子,无限地反射对方,也深化着对方。但镜子的作用不仅是对视和反射。每天早上起床照镜子时,52岁的土耳其作家福阿特·赛维马伊都感觉镜中的自己很陌生,但正是文学和创作像镜面一样帮助他认识了自己。当知道之后将坐地铁去“一家开在云上的书店”(朵云书店旗舰店)时,他心中充满了想象。保加利亚作家佐尔尼萨·加尔科娃则觉得,世人拥有两种意象,“一种让我们看到森林,而另一种让我们看到具体的树木,文学则让我们两者兼具。”自5月份接到通知后,她就一直在想象上海之行,如今终于置身于这座城市,“今天早上我还在想是什么让我来到这里,因为我是一个作家。文学是这样一种工作,需要去揭示非透明的现象。”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除了参加文学研讨会、与大学师生交流会、主题讲座等活动之外,驻市作家如同在一张开放式的游戏地图上探索世界,他们也将融入上海的市民生活,体验上海的城市烟火气。“这种烟火气对写作者而言,是作家们创作的灵感来源和不竭动力,每个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感知异国他乡普通民众的生存百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去酝酿极具个人特色的文学作品。”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说,他也希望,此间作家们在上海期间与国际同行的频繁交流,会让大家更加自由放松地分享彼此的文学体验,拓宽创作边界,携手探究人类精神世界的奥秘。
就像福阿特·赛维马伊所说,创作就像是老人在荒芜的野地里种玉米,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收获什么。“我们就像7颗种子,将用两个月的时间在上海生根发芽。”
原标题:《2024上海写作计划启动:这7颗种子,将用两个月的时间在上海生根发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