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资质挺好的,就是需要通过培训提高经验”“分12期慢慢还,没有任何压力”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近期培训贷乱象有所抬头,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以提供高薪就业机会为幌子,诱导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签下培训贷合同,支付高额培训费用。
小唐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前不久投递了广东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媒体运营岗位。公司表示小唐很符合公司用人要求,但技术能力不足以胜任岗位。正当小唐失望之际,公司提议小唐参加公司开办的媒体运营课程,并承诺提供就业服务,保证小唐培训后可以就业。上了几节课后,赢博体育注册小唐等人发现课程内容含金量不高,随即向公司要求退课退款,却被告知借款合同尚未到期,即便退课也需每月按时支付贷款。
本来是为了找工作,却因为培训贷陷入“培训债”。与小唐一样,还有10多名应届毕业生,投递了这家公司的媒体运营岗位,他们平均每人通过网贷平台贷款了2.6万余元支付培训费。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一些不良培训机构和网贷平台勾连,盯上求职或兼职的年轻人,他们以通过培训提供就业机会为诱饵,引导一些年轻人借贷支付培训费。受访人士介绍,培训经费动辄上万元,往往“课不符实”,被培训贷套路的求职者多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不但难以兑现就业机会,还容易陷入退费难、还贷压力大的窘境。
“部分大学生对贷款风险预判不足。”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智慧城法庭庭长廖敏敏说,有的招聘企业已被人投诉。“这些信息在网上简单查询就可了解,但还是有毕业生入坑。”
天河法院法官陈宇帆介绍,尽管相关部门早就发布警示信息,但有的高校不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部分毕业生也缺乏应有的识别能力,轻信机构作出的高薪工作承诺。办案法官说,仅有少数受害者能要回部分学费并取消分期付款,有的涉事机构甚至表示,培训会产生费用,借款也是自愿行为,如果学员不满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这些企业有培训场地、培训课程、学生签名,还有合同协议等,法院很难认定这些企业存在民事欺诈行为。”廖敏敏说。赢博体育注册
办案法官反映,部分网贷平台存在办理贷款业务门槛低、身份审核形同虚设、风险提示不充分的问题。一些机构钻法律空子,通过培训贷等套路涉世未深的学生。廖敏敏等法官还反映,网络贷款公司和不良培训机构有时联合诱导求职者贷款。赢博体育注册
据了解,以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培训贷,本身具备合理的市场需求,不少助贷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都有相关产品服务。但一些公司会刻意向求职者隐瞒贷款事实,称其为“教育分期”“学费分期”,可以“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涉嫌通过虚构事实、引人误解等方式诱导求职者过度借贷。
培训贷涉及多方主体,对培训贷的治理,应该加强对网贷平台、公司和培训机构的监管。这需要金融监管部门、教育培训行政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克服“孤岛效应”,协作监管执法。办案法官建议,监管部门合力加强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特别是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要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合法合规的培训和就业活动。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其理性确定择业预期,也很重要。受访法官建议,大学生对“学费零门槛”“包找工作”“培训完就上岗”等宣传保持警惕,相关机构也要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半月谈记者 李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