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漫画里的人掉进水里,公众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救人,而是“骗人”。折射出当今社会普遍的现象耐人寻味——“信任危机”。诚信,是人与人交往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石,透支诚信让我们处在一种不踏实、不安定的状态,加强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当前,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仍较为常见,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领域存在失信行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逃税骗税、恶意逃债、恶意欠薪、合同欺诈、无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失信行为, 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这种诚信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道德有滑坡、法制不健全、惩处不到位等,都应想办法予以杜绝。
加强宣传引导,形成社会风尚。政府要加强诚信宣传,在学校、社区、公交站点等公共场所加强图片文字宣传,通过公益广告、LED 屏幕进行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对诚信行为和失信行为区别对待,建立诚信行为红黑榜,实行奖惩结合。比如对于不偿还银行贷款行为,通过限制手机通话、购买火车票、冻结银行卡等方式予以惩戒,约束公民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对遵守信用的人,予以正面宣传报道,为大家树立榜样。比如组织诚信好人评选,宣扬道德模范,都会发挥很好的正面引领效果。只有政府高度重视,当好“总舵手”,才能促进社会风气转变,让社会实现良性运转,减少“老赖”等不良行为,避免信任危机。
健全法律法规,构建诚信体系。“诚信”是为官之本、经商之道,失去诚信,最终将失去一切。我们在诚信方面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诚信水平不高,个人诚信意识不强,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等违背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治理水平不高,我们的法制环境亟待完善,失信行为惩罚不大,违反社会规则成本低,大量的失信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社会诚信的缺失,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失。要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必须以法治为基础,建立健全一整套法律法规。面对失信行为赢博体育,要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的处罚,让人们有所敬畏,行有所止。同时,要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有效解决政府诚信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 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
强化自我约束,提升社会公德。作为公民,要有诚信意识和担当意识,不违背公序良俗和社会准则。切忌抱有侥幸意识或寻求刺激好玩,那样只会占小便宜吃大亏,必然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当前社会光怪陆离,人们面临的机遇和诱惑越来越多,信任遭遇巨大危机,我们要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不忘诚信品质, 身体力行诚信真义。当前,社会诚信的缺失,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不到位,要加强全社会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建设,提高公众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自身要积极建构自己的道德观念,提升基础品德素质,加强自我约束,坚持慎独慎微,做诚信明礼的现代人。
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个人失去诚信将无立足之地,国家失去诚信将难以发展。我们要弘扬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 用实际行动唤回渐行渐远的诚信,共同建设健康友善的诚信社会。
新型城镇化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它可以在盘活农民土地上破题,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使土地资源资本化;它可以通过引入工商资本下乡,构建新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安置;它可以促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民就地市民化,过上富足而又有尊严的生活。
新型城镇化更是促进内需、拉动消费,实现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必然要求。在投资、出口等经济增长引擎动力不足时,以“大交通带来大物流,大保障带来大民生,大数据带来大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着力于构建大格局、大平台的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从而为“大休闲”时代的“大消费”提供载体。
基于此,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善于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为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融合发展,我们要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体制机制等领域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破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达到城市格局与智慧产业布局有效对接,城镇服务体系与智慧应用体系优化匹配,城市基础设施与智慧设施网络有机结合,使城市化与信息化互为动力,协调发展。
谋划城市发展新蓝图。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遵从智慧城市系统化、智能化、一体化、最优化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城乡统筹全域覆盖,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做到统揽全局, 条块联动。要因地制宜做好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既不能谋一时发展,也不能贪大求全、急功近利,照搬照抄,各地发展基础条件不同,路径也不尽相同。要从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加以推进,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建稳城市设施硬基础。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城市工作的突出地位,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等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城市交通、能源、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赢博体育着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努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 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建设市民呼叫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形式和覆盖面,实现自动语音、传真、电子邮件和人工服务等多种咨询服务方式,逐步开展生产、生活、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咨询服务。
增强城市定位软实力。新型城镇化还存在不少难题,面临着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艰巨任务。要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功能,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城市安全,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注重实用、注重效应,把群众的重点关切摆到第一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形成多方共建共享局面。
城市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必将会为我们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提供便利。要妥善处理好“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关系。“现代化”中融入“城镇化”的内在机制与内容,“城镇化”中安排好“现代化”的空间载体和形式, 实现二者叠合、同步发展。我们准确把脉谋发展,共筑智慧城市,使智能、便利、宜居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