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9·11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我们面临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从国内看,有效需求不足等矛盾依然存在,“入世”将对部分行业和产品造成冲击,加快发展的压力很大。我们对面临的困难要有清醒认识和充分估计,同时,更要看到做好今年工作的有利条件。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总体上有利于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省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装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契机;国内广阔的市场,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省第七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措施,更加明确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必将极大地激发全省人民的政治热情,我们对做好今年的工作充满信心。
20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正确把握形势,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趋利避害,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改善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大力实施“科教兴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0*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力争更快更好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外贸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为此,今年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思路,采取综合措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保护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品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努力发展创汇农业。继续推进林业分类经营,在积极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坚决制止毁林行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6个部级和100个省级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农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动植物疫病监测防治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扶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把乡镇企业改造、提高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抓好“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十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搞好水土保持。基本完成农电“两改一同价”。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加强对宽裕型小康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试点县、示范园区工作的指导。做好省内对口帮扶和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继续推行减轻农民负担“三项制度”,落实中央规定的“八个禁止”,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着力提升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扶持转化弱势产业,淘汰退出劣势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福建”建设重点抓好政府公众信息网、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和9个示范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继续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把企业技术改造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轻纺、建材、林产、冶金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高,启动20个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项目。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提升原有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顺应当今世界企业发展趋势,抓大做强与放小扶小相结合,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做大做强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扶持一批成长型企业和新增长点项目。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以产业链为纽带,协作配套、区域集聚、规模发展。
(三)大力开拓市场,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培育和保护群众的购买力。根据中央部署,下半年再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也相应增加。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扶持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型企业、中介及社区服务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门路,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和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多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培训,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研究制定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消除各种限制消费的障碍。扩大消费信贷规模,鼓励居民扩大住房、旅游、汽车、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发展假日经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认真贯彻加快发展住房二级市场等政策规定,确保落实到位。加强城乡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消费条件。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以农村村容村貌改造、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电改造带动农村消费热点的形成。打响旅游品牌,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培育流通产业,大力推动现代营销方式发展,提高闽货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四)努力激活多元投资,促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加大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力度,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发展全局的基础性项目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项目。发挥我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优势,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实行公平合理的税费、价格政策,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民间投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参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项目建设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运用贴息、BOT、TOT等多种方式,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经营城市为手段,保持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投资的快速增长。认真实施省政府有关污水处理产业化政策,抓紧制定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政策和社会事业项目代建办法。选好选准一批在建项目和交通战备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部管专项资金投资和更多的项目纳入政策性贷款范围。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落实年度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稽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和工程质量事故。继续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度。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认真做好项目公开征集和推介活动,建立相应领域的项目储备库。
(五)推进体制创新,加快市场化进程。体制改革要着力推进“三个转变”:从以微观领域改革为主转向微观改革与宏观改革并举,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转为经济改革与社会事业改革统筹考虑,从注重微观效率的提高转向效率与公平协调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继续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今年12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70%要完成公司制改造。建立和完善劣势企业退出机制,力争用2年时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完善“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构建或重组若干有较强投融资能力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力争到年底,全省80%以上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新的营运体系。积极推进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企业的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形成公平竞争。继续营造良好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特别是盛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着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现有上市公司要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同时创造条件争取更多的企业上市融资。继续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培育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以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储备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发展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着力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
(六)以“入世”为契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做好应对工作,细化、落实应对措施。充分利用过渡期的宝贵时间,尽快提高我省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研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和发展自己。各级政府要加强世贸组织有关知识和规则的学习、宣传、培训,使公务员、企业经营者尽快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的有关知识。上半年全面完成涉外经济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修订工作。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适应外商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转变,把增强我省产业配套能力作为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巩固和扩大对东南亚、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加强和拓展对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把引进外资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外资投向。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吸引外商投资金融、保险、服务业。改进招商方式,建立更广泛的投资促进网络。加强对外商投资项目的扶持和服务,完善项目领导跟踪责任制;跟踪落实签约项目,促进实际到资。办好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福州国际招商月等重大对外经贸活动。整合各类开发区,强化功能开发,提升发展水平。要充分利用入世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出口主体的多元化和出口渠道的多样化,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商品、重点市赢博体育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在扩大机电等产品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挖掘传统产品的出口潜力。加快各级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申报和核定工作,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继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承包工程,扩大劳务输出。发挥我省优势,深入做好对台工作,为促进祖国统一作贡献。抓住海峡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扩大台商投资领域,搞好产业配套,促进现有台资企业增资扩产,更多地引进台资龙头项目和台湾大企业。继续办好台商投资区和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进一步搞好两岸定点直航试点。继续推进闽港、闽澳经贸合作与交流,加强服务贸易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等的合作。做好侨务工作,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和经贸往来,进一步激发海外侨胞的爱国爱乡和投资热情。
(七)加快推进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按照三个层面同时推进九个设区市的发展,特别要在培育壮大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上下功夫。推进城市化,要以规划为先导,以经营城市为手段,以生产要素集聚为支撑;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切实增强中心城市对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城镇对乡村发展的辐射作用。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户口管理一体化,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全面推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大通道。经济发达地区要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省里将继续在基础设施项目布点、财政信贷、转移支付、科技推广、教育发展等方面向老区、山区倾斜。加强老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山区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山区特色经济发展。针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研究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搞好对口支援宁夏自治区、西藏林芝地区、三峡库区以及新疆昌吉自治州等工作。
(八)搞好财政增收节支,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按照构筑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收支分类、预算编制等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税制,配合中央做好所得税收入中央和地方分享办法的改革。强化预算管理,不能搞赤字预算。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把确保工资发放摆在财政支出的首位,确保法定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完善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建立地方财政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建立债务预警机制。不准负债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乡镇不得以强制或奖励手段要求村一级借贷上交两税及附加。积极组织收入,实施“金税工程”,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清理税收返还、先征后返和各种收支挂钩行为,加大对偷逃税款、骗取出口退税、非法减免税等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税收流失。强化审计工作,加大监督力度。
金融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盲目贷款,也不能“惜贷”。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和外贸出口的支持力度。扶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发挥福建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作用。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城市信用社清欠工作。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小额信贷机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九)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建设信用文化。重点抓好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尝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及行业垄断、整顿文化市尝整顿娱乐服务场所、整治安全生产、治理“餐桌污染”、整治药品流通秩序、整顿矿山秩序、整治虚假广告等专项工作。对原来制假售假以及其他违法违规活动成规模的地区和集散地,要防止死灰复燃。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治理;严格执法,加大惩治力度。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要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增强企业和公民的商业道德观念,努力建设信用文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十)认真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巩固教育“两基”成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着力提高办学质量。继续搞好与中央有关部委共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工作。加快福州地区大学城和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建设步伐,组建若干所省属本科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启动高校“211工程”二期建设。基本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及各种成人教育,逐渐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实施人才战略,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落实有关政策,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闽创业。重视应用研究,组织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加强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推进公益性科技体制分类改革。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交易,拓宽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强化科普教育。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搞好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全面完成全省初级保健规划目标。重视艺术精品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繁荣城市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福建大剧院、省广电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和全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第十二届省运会、第六届全民健身节,建设200个全民健身活动点,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社会科学、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民政、民族、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老龄、妇女、残疾人、计生协、关心下一代等事业的发展。
建设“生态时,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今年着重抓好沿海防护林四期工程、主要江河源头生态林一期工程和以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整治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以及部级、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县的建设。继续强化污染治理,巩固和扩大“一控双达标”成果。积极推进“五江二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小城镇和农村水源污染的治理,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海洋环境和海岸带的保护,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坚持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补偿制度,确保全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落实责任制,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开好头,起好步,事关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今年我们农办的主要工作是:
一、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市有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35家,县级龙头企业11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这些企业纵向比较有较大发展,但横向比较仍有较大差距。今年我们将按照市政府扶持农业重点产业实施办法,重点扶持打造我市优势特色,通过重点扶持,不断做大做强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1-2家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认真做好中低产田改造工作,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2011年我们将在金屯、雷溪、樟坪3个乡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治理面积0.95万亩,项目总投资8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4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16万元,自筹资金54万元,通过项目实施,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改善当地粮食生产环境,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三、积极实施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我市实施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建设,要求我们农办牵头,组织实施。我们认为市委、市政府的决定非常及时,切合实际。目前,我市农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传统农业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示范园区,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投入,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通过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从我市实际情况,依据交通便利、基础良好、信息灵通等原则,我们建议示范区选择在雷溪乡张家桥、南山、鲶桥等村委会为主要示范园,建设规划面积1万亩,中心区面积5000亩,主导产业为设施蔬菜、金佛手种植、苗木花卉、水产养殖、农业休闲等,目前已在做前期工作。
(一)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要稳定粮食生产,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28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900万吨以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要继续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有效形式,择优扶持一批能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要根据市场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调整种养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经营自主权。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今年要扶持发展一批大型乡镇企业、建设一批乡镇示范工业园区和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务工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以闽台农业合作为重点,加快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推广,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今年要注意解决好一些地方的山体滑坡问题,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实施水利建设三千工程、低产田改造项目和沃土工程。今年基本完成全省农村电网改造。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全省先在部分县进行改革,积累经验后全面推开。认真做好清理乡镇编外人员工作,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抓紧制订实施新世纪的扶贫开发计划,继续采取实施造福工程、小额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强对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进一步搞好农村五通建设,改善老少边岛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对宽裕型小康建设的指导,提高小康建设水平。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轻纺、建筑、建材、冶金、造纸、食品、烟草等传统产业,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机械、石化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进一步抓好总量控制,继续压缩淘汰过剩和落后的生产能力,限制长线产品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促进一批拥有名优新特产品、技术先进、管理良好、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今年要引导一批企业,通过互相参股、联合投资、联合改造等,力争在实现低成本扩张、规模经济、优化存量上取得突破。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增强闽货的市场竞争力。加快编制和实施数字福建建设规划,重点抓好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电信骨干网扩容、电子政府、电子商务和空间信息基础工程等建设。
(三)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扭转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偏低的局面,保持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力。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债资金,加强对国债项目的管理,对各种挤占、挪用和贪污、浪费国债资金的现象,必须严厉查处,坚决纠正。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今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35个,其中23个计划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省预备重点建设项目16个;重大利用外资项目7个。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和协调,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保证进度,确保重点建设任务的完成。要下大力气抓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储备,强化项目前期工作,从资金上、组织上对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给予保证,确保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促使尽可能多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要严格审核和控制工程预算,落实资金拼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抓紧在市场准入、融资、用地等方面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和激活民间投资,为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四)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限制消费的各项政策规定,大力拓展假日、保健、娱乐、社区服务等新的消费领域,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教育消费,发展住房消费。继续加强通讯、汽车、家电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的促销工作,积极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扩大即期消费。加快城乡市场建设,大力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搞活城乡市场流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商品展销会、博览会。活跃边界贸易,大力扶持19个边界县建设,扩大省际经贸合作。
(五)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巩固和扩大国企改革与脱困成果,对已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尚未改制的要根据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改制方案,通过股份制改造、合资、兼并、转让等形式,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加快企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探索经营者期权股权奖励和年薪制,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支持和发展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集团。积极探索和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中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国有中小企业破产安置准备金,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市、县进行设立以面向社会筹集资金为主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试点。按照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要求,提出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方案,研究制订退出机制和政策。围绕资金、成本、质量三个主要环节,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制改革,省属集团公司要改制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财政、信托、交通、外贸、旅游等系统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组建工作要取得进展,进一步抓好省级投融资公司和境外企业的整顿工作。巩固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成果,周密细致地推进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推进城镇职工医疗卫生体制三项改革。
(六)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抓紧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培训和宣传,普及世贸组织相关知识,继续深化我省重点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的应对措施,抓紧清理和修改不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政策法规,切实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国有外贸企业的活力。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在巩固港澳台传统市场,努力恢复和发展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提高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开发深度,大力开拓中东、东欧及独联体、非洲、拉美等潜力巨大的市场。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抓紧制定我省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规划,争取在金融、商业、旅游、运输、中介组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大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挥开发区的功能,增强开发区吸引外资的载体作用。办好第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福州国际招商月等一系列经贸活动,积极运用新的招商方式,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果。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大力推进闽港、闽澳、闽台合作与交流,提高合作层次与水平。积极引进新台资,引导和鼓励现有台资企业增资扩产,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层次和企业素质。进一步办好台资企业和台商投资区。坚持依法办事,强化外商投诉协调工作,切实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继续改善和优化外经贸环境,建立健全我省外经贸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
(七)大力推进山区开放开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推进山海协作的若干意见》,落实扶持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在财政、金融、税收、资金安排、项目布点等方面加大对山区的扶持。进一步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立山海协作项目储备库,扶持发展一批山海协作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山海协作示范工程。积极引导沿海企业到山区投资兴业。加快山区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探索鼓励优秀人才到山区创业的有效途径。把握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拓展我省经济发展的空间。积极完成对口支援宁夏、西藏林芝地区和重庆三峡库区的任务,搞好新疆昌吉州干部对口支援和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入闽工作。
(八)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强化税收征管,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强有效财力。要加强预算管理,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统筹安排财力,首先保证按时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保证今年中央增资政策落实到位。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农业、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的投入。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和财政对困难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改善政府债务结构,高度重视县乡债务问题,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防范财政风险。重视和加强审计工作,维护财经秩序。要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大直接融资力度。进一步办好福建兴业银行,继续支持国有独资银行在闽发展,吸引境内外其他商业银行来闽设立机构。保险业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金融监管,搞好金融三项整顿,防范金融风险。
(九)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推进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速关键技术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构筑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和优势。继续推进有应用开发能力的公益型科研机构的转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实施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鼓励留学人员和海外、省外科技人才来闽工作、创业或以其他方式为我省服务。重视基层初、中级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抓好教育两基的巩固提高,扩大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努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加快福州地区大学城和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新校区建设,抓紧再设置2-3所本科高等学校的规划、组建和申报工作,切实加强211工程二期和重点学科建设,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抓好高校筒子楼改造和学生公寓建设。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推动艺术精品创作,组织好向建党80周年献礼作品,加快社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重视保护、扶持我省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努力改善农村医疗和卫生条件,加强重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积极备战九运会,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办好第五届全民健身节等群众体育活动,初步形成社区健身网络。加快省博物馆、体育馆、广电中心、福建大剧院等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认真做好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档案、民政、民族、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加快老区建设,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重视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工青妇、科协、文联、社科联、计生协的联系,充分发挥群众团体作用。
(十)认真落实人口、土地、环保三大国策,促进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三不变,巩固三为主,推进三结合,重点加强基础差、难度大的县区、乡、村和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依法加强资源管理,搞好土地、矿产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土地开发资金运行调配机制和补充耕地储备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巩固提高一控双达标成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总量。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污染物集中治理、达标排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要求,坚持扶大扶优扶强,大力支持重点国有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三重一大”项目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1、打造“世界级徐工”。按照“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体系运行的效率和务实、更加注重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支持徐工集团强化资本运作、实施对外并购和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一是全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紧建设升级国内外徐工旗舰店、4S店,海外一级服务备件网点建成200个以上。二是加紧新并购产业的整合发力。积极整合德国施维英公司,以混凝土成套设备强攻国内市场。加快推进徐工重型汽车项目建设。加紧挖掘机、装载机等产能释放,加紧培育隧道施工装备、矿山机械等新门类,进军油气钻采装备、水利装备和海工装备新领域。三是加快国际化开拓和全球布局。加快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外生产基地建设。加紧欧美等发达区域市场的开创性突破,加速徐工国际化。四是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点推进“三高一大”工程机械主机、核心零部件及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全新高端装备制造主机三大突破性创新,掌握应用更多智能化、轻量化、节能环保等核心技术。
2、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确保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如期开工、有序推进的同时,力争项目建设规划2013年上半年通过国务院审批,7月底1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全线开工。帮助国投集团筹集建设资金,确保与省国开行等金融机构90.08亿元一期贷款资金按时到位。同时,加强国投集团在建工程和对外投资股权管理。
3、支持物资市场提档升级。继续加强与长城资产公司、农业银行、银行谈判,做好物资集团债务处置工作,彻底解决其历史债务负担。加快建设新的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培育壮大苏山新木材市场,协调推进庆云桥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土地收储工作,加强诚坤金属材料市场培育与监管,打造淮海经济区一流物资大市场。
4、加快观音机场国际化航空口岸建设。积极推进观音机场二期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2015年完工,完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60万人次。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开通韩国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继续稳定在100万人次以上。大力开发航线市场,积极拓展国际货运业务。
5、支持铁矿集团可持续发展。依托现有资源,积极推进以晟源铸造公司技改项目和矿机公司搬迁改造,建设精密铸造生产线,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大力实施走出去创业战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解决好职工住房难问题,维护企业稳定。
1、坚持增量式改革及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组织对接央企专项招商活动,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和经营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2、稳妥推进印刷厂、三环产业用布厂搬迁引资改制工作。做好改制企业土地收储工作。加大国有企业优化整合力度,着力整合化工、轻工、机电建材、建筑四家资产经营公司。
3、确定2013年为改制企业遗留问题集中处理年,认真解决改制企业遗留问题。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企业的档案移交、退休职工医保、劳模医保补助、困难企业社保补贴、持独生子女光荣证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等工作。适时整合破产企业清算组。
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争取扩大国资监管、统计、考核的覆盖面,将政府投融资平台纳入国资监管范围。强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探索管理、考核和激励新方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做大做强资产规模,着力提高投融资运作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组织实施国投集团、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投资公司注资操作方案。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支持企业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做好国有企业历史债务处置工作。
2、规范我市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根据市委办“抄告单”,进一步加大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力度,着力探索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支出预算管理,逐步建立监管企业支出预算申报、审批制度,配合市财政部门探索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操作方法。
3、抓好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管。尤其是要抓好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管,把监管的触角延伸到二、三级子企业。为支持徐工集团,拟邀请省、国家层面的国资监管机构的有关经济管理专家,围绕智慧制造,把脉工程机械发展。
4、加强企业收入分配管理。积极推行国有企业年薪制改革,完善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督导企业建立全员业绩考核机制,加强企业工资总额管控,构建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秩序。
5、加强和规范企业董事会建设,全面深化监事会工作,继续强化监事会与国资委业务处室的协同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6、进一步加强对县(市)、区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开展对县(市)、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考核。
1、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访和“三解三促”活动,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完善维稳机制,加强维稳督查,落实维稳措施,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协同市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好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
2、切实加强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开展安全检查,抓好隐患整改,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要求,坚持扶大扶优扶强,大力支持重点国有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三重一大”项目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1、打造“世界级”。按照“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体系运行的效率和务实、更加注重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支持集团强化资本运作、实施对外并购和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一是全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紧建设升级国内外旗舰店、4S店,海外一级服务备件网点建成200个以上。二是加紧新并购产业的整合发力。积极整合德国施维英公司,以混凝土成套设备强攻国内市场。加快推进重型汽车项目建设。加紧挖掘机、装载机等产能释放,加紧培育隧道施工装备、矿山机械等新门类,进军油气钻采装备、水利装备和海工装备新领域。三是加快国际化开拓和全球布局。加快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外生产基地建设。加紧欧美等发达区域市场的开创性突破,加速国际化。四是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点推进“三高一大”工程机械主机、核心零部件及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全新高端装备制造主机三大突破性创新,掌握应用更多智能化、轻量化、节能环保等核心技术。
2、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确保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如期开工、有序推进的同时,力争项目建设规划2013年上半年通过国务院审批,7月底1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全线开工。帮助国投集团筹集建设资金,确保与省国开行等金融机构90.08亿元一期贷款资金按时到位。同时,加强国投集团在建工程和对外投资股权管理。
3、支持物资市场提档升级。继续加强与长城资产公司、农业银行、银行谈判,做好物资集团债务处置工作,彻底解决其历史债务负担。加快建设新的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培育壮大苏山新木材市场,协调推进庆云桥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土地收储工作,加强诚坤金属材料市场培育与监管,打造淮海经济区一流物资大市场。
4、加快观音机场国际化航空口岸建设。积极推进观音机场二期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2015年完工,完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60万人次。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开通韩国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继续稳定在100万人次以上。大力开发航线市场,积极拓展国际货运业务。
5、支持铁矿集团可持续发展。依托现有资源,积极推进以晟源铸造公司技改项目和矿机公司搬迁改造,建设精密铸造生产线,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大力实施走出去创业战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解决好职工住房难问题,维护企业稳定。
坚持增量式改革及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组织对接央企赢博体育专项招商活动,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和经营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稳妥推进新华印刷厂、三环产业用布厂搬迁引资改制工作。做好改制企业土地收储工作。加大国有企业优化整合力度,着力整合化工、轻工、机电建材、建筑四家资产经营公司。
确定2013年为改制企业遗留问题集中处理年,认真解决改制企业遗留问题。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企业的档案移交、退休职工医保、劳模医保补助、困难企业社保补贴、持独生子女光荣证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等工作。适时整合破产企业清算组。
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争取扩大国资监管、统计、考核的覆盖面,将政府投融资平台纳入国资监管范围。强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探索管理、考核和激励新方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做大做强资产规模,着力提高投融资运作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组织实施国投集团、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投资公司注资操作方案。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支持企业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做好国有企业历史债务处置工作。
2、规范我市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根据市委办“抄告单”,进一步加大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力度,着力探索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支出预算管理,逐步建立监管企业支出预算申报、审批制度,配合市财政部门探索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操作方法。
3、抓好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管。尤其是要抓好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管,把监管的触角延伸到二、三级子企业。为支持集团,拟邀请省、国家层面的国资监管机构的有关经济管理专家,围绕智慧制造,把脉工程机械发展。
4、加强企业收入分配管理。积极推行国有企业年薪制改革,完善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督导企业建立全员业绩考核机制,加强企业工资总额管控,构建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秩序。
5、加强和规范企业董事会建设。全面深化监事会工作,继续强化监事会与国资委业务处室的协同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6、进一步加强对县(市)、区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开展对县(市)、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考核。
1、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访和“三解三促”活动,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完善维稳机制,加强维稳督查,落实维稳措施,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协同市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好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
2、切实加强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开展安全检查,抓好隐患整改,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围绕全区“12345”发展战略,按照“调度工业、调研产业、服务企业、执法行业”工作理念,紧盯工业经济抓运行,发展民营经济抓服务,加强内部建设抓改进,确保基础工作抓提升,为建设美丽、实力、文化、幸福的新和决战工业而努力。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做好全区分配我委重大项目服务工作,其他工作保先进位。
1.做实工业经济。以市下划企业为基础,园区为平台,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调度。加强企业“申规”、技改、节能减排申报评先等工作,适时召开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银企合作对接会等,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做活民营经济。积极扶持辖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稳步增长、做大做强,确保民营经济税收9.5亿元,增长20%以上。拟申请设立区中小企业局。
3.做优区属企业。一是做好企业改制工作的后续工作,完成资产清理、债权债务的核定、审计及资料、档案、资产、遗留问题的移交、资产进行评估、预备拍卖等工作;二是对未改制集体企业进行摸底整合、企业安全维稳等工作。
4.做成重点项目。主要是做好全区统一安排的诚恒石化工业项目和滨江东路拆迁改造及安置房建设等相关项目,安排专人,保障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任务。
5.做亮招商引资。对重大项目齐鑫化工、名扬管业、波德新材料等做好跟踪服务;对项目精心包装,全力引进亿元项目。
6.做好四个平台。一是健全工业运行数据平台;二是建立中小企业网络平台;三是建立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沟通平台;四是建立工程领域信息化公开平台。
一、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
做好全区重点商贸项目的服务工作,超前谋划,切实抓好早餐工程、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和肉菜店建设等民生商务工作,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靓丽”营造良好的商贸发展环境。
在辖区深入挖掘资源,通过到有关企业走访考察、了解座谈等办法,将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纳入到限上企业名录中,对企业进行做好跟踪服务,有力促进我区社零额的增长,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是组建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科室靠上运作的工作班子,全程对项目跟踪落实。二是与相关部门以及外商加强协调沟通,针对问题专事专办,尽早完成土地招拍挂等手续,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和成功率。三是加强服务,做好市商务局下放的商务审批工作,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切实履行好粮食部门管理职能,保证粮食质量存储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盘活国有粮食企业资产、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粮食产业化进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促进我县粮食工作高质量发展,落实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
2、抓好粮食购销,一是抓好粮食收购,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二是做好县级储备粮轮换销售和轮入收购;
4、强化仓储管理,确保储粮安全;推进低温充氮环保科技储粮,提高储粮品质,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5、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推进智慧粮库建设,完善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智慧粮库、加工厂、烘干设备设施升级改造;
1、全面完成年终各项考核工作,做好县对街道、街道对机关干部及对社区(居)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3、组织召开街道经济工作、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计生工作等各种座谈会;
4、精心组织开展慈善救助大行动、环境卫生大整治、社会治安大防范、矛盾纠纷大排查、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五大行动”;
7、继续推进104国道*段和百舸路地块拆迁工作;完成中泽城中村改造项目资料收集及确权工作;搞好08年老小区改造验收和09年老小区改造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5、发放09年1月份最低生活保障金、低保孤儿生活补贴、第一季度特困残疾人补助金、重度残疾人保障金、春节低保慰问金;
16、与县电视台合作开展“金牛送福”进社区活动;与文广局合作开展“乐在*,迎新春”群众宣传活动;
3、继续做好104国道剩余4家企业和百舸路地块4家企业的签约及旧房拆除工作;
1、全面开展不稳定因素的摸排,制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方案,全力调处一批矛盾和纠纷,确保街道社会稳定;
3、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和社区戒毒等工作,做好有关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
7、做好新兵回访工作;继续做好人武线资料整理及归档工作;接受县人武部考核。
7、督促各社区(居)做好党工委、办事处部署的各项工作。以上工作由赵奕芳副书记、张志根副主任负责。
牛、猪、羊、禽、蜂分别发展到7.5万头、15.5万头、3.5万只、154万只、3.8万箱;肉类总产量达到1.49万吨;蛋类总产量达到0.42万吨;牧业收入达到11600万元。
三是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健全市、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围绕“立足市场,发挥优势,稳定常规,发展特色,科学管理,提质增效”的牧业发展方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赢博体育、主导产品。稳定发展以猪、鸡为主的食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以肉牛和绒山羊为主的食草型畜牧业和以蜂、兔、鹿为主的特色型畜牧业,努力实现由只注重抓猪、牛、羊、禽为主的传统牧业向猪、牛、羊、禽、珍、奇、特并重的全方位牧业转变。同时,充分发挥我市特有的鸭绿江鸭、长白山蜜蜂、吉林梅花鹿等品种优势,加强鸭绿江鸭养殖基地和长白山蜜蜂养殖基地建设。
重点扶持市蜂业开发总公司、市种兔场,在基础设施、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银行贷款、土地占用等方面为其发展创造宽松环境。认真按照产业化牧业生产的要求,加强养殖基地的现代化建设,与皓月集团合作,完成2个肉牛基地建设,对已确定的“三户”、2个经济强乡和12个牧业小区,采取突破性政策措施,强化“政策、资金、技术、组织”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和抓落实的工作力度,同时培育、总结和宣传推广“三户、强乡、小区”典型。在标准化生产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标准化生产的监管,重点抓好山羊的舍饲圈养工作。
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病害畜产品上市销售,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兽药、饲料、种畜禽等不法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加强畜牧业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推广队伍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完成凉水、大路等4个站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秋防和补针工作,保证防疫密度达到省政府的要求。做好重大疫情的监测和疫情扑灭工作,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五号病疫情监测、控制工作;严格按检疫标准依法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加强屠宰检疫和运输环节检疫管理,对病害动物产品坚决实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对动物防疫活动的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对主要环节实施重点监督,依法严肃查处动物防疫违法案件,强化动物防疫证章标识管理。并对动物饲养场、屠宰厂(场)等生产、加工和仓储的防疫条件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