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博体育 > 工作范文 办赢博体育事叙述外率

办赢博体育事叙述外率

  1.开放型经济破难前行。坚持“工业强镇”思路不动摇,加强产业对接,创新招商思路,成功引进聚昌新材料、融盛物流、吉尚年画等3个项目,其中聚昌新材料是亿元进园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税收400万元,已建成一条聚碳酸酯中空板生产线并投产。高杰新材料开工建设,已完成3栋厂房主体建设。

  2.三农工作稳步发展。严格落实惠农政策,发放稻谷、农机补贴资金288.41万元。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杨小二六”嫁接改良沃柑、皇帝柑等6000余亩,全镇百合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打造滩尾50亩观赏百合基地,以及110亩高端瓜果蔬菜种植基地。林下经济取得新突破,成功引进福源生态农业乌鸡养殖落户雷冈村,乌鸡养殖规模达10万羽。加速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流转土地3500余亩,流出土地承包农户700余户,流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28户。大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家。落实畜禽防疫和规范养殖,严格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全面落实可养区养殖场整改达标。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蜀水河段防洪工程即将完工验收,争取资金30余万元在干旱严重的水口、三居、上宏等6个村打抗旱机井7眼,解决农田、果业灌溉面积2000余亩。大力建设“四好农村路”,迎接全省农村四好公路核查、全市“四好农村路”和“畅安舒美示范路”流动推进会检阅。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成功举办“农机闹春耕”现场会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参与农机110余台,发放农业科技宣传资料5000余份,推广新品种30多个,培训群众3000余人次。省政府易炼红省长视察,对农业农村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办赢博体育事叙述外率(图1)

  3.乡村旅游持续升温。牧歌滩尾二期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游步道全面建成。景区市场化运作步入正轨,配套打造的丛林穿越、竹筏漂流、全地形山地车等拓展游玩项目投入使用。先后举办县首届特色农旅产品汇展、牧歌滩尾首届民俗文化旅游节暨艾米果制作大赛、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最美人”表彰活动、县首届农耕运动会等大型活动。迄今已接待各类参观考察视察调研达200余批次,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带动旅游业收入3500余万元。

  1.美丽乡村稳步推进。高质量完成25个新农村点建设,提前1年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新农村建设“扫一遍”目标。与环境整治、知青文化、庭院经济相结合,投资350万元打造水韵岱头美丽乡村特色点,迎接全县重点项目暨农业农村工作流动现场会检阅观摩,获得一致好评。

  2.镇村面貌持续改善。层层发动干部群众,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致村民的一封信》6000多份,举办“最美庭院”评比,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力开展镇村生活垃圾、农村“八乱”、水体污染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参与群众3000余人次,拆除土坯房4000余平方米,拆除整改铁皮棚2000余平方米,清理生活垃圾100余吨、河库及沿岸垃圾30余吨、垃圾广告4000余处、乱堆乱放400余处、占道经营20处,整改旱厕117余处、拆除26座,清除沿路杂草30余公里。“河长制”成效卓越,党委书记赖在福获省政府表彰“省优秀河长”。深入推进圩镇亮化绿化美化提升工程,投入35万元对105国道圩镇路段56盏灯进行全面检修更换,在农贸市场周边及圩镇4条主街道新增路灯60盏。加快小城镇建设,农贸市场全面改造升级,状元府商业小区即将交付,圩镇功能和品位进一步提升。

  3.生态建养卓有成效。大力推进绿色殡葬,镇级公墓山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建成穴位944座1888穴,村级公墓山完成扩建78座156穴,三居公墓山建成161座315穴。全年拆除生坟555座、迁坟830穴、改小改卧14穴。狠抓秸秆禁烧,今年以来全镇未发生一起焚烧秸秆等污染大气环境事件,空气质量有效改善。加强国土监察和建房管控,完成全镇139宗“大棚房”疑似图斑进行核实上报,受理农民建房用地审批77宗、房地产登记发证22宗。加大“两违”建房巡查,成功制止违法用地行为6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示范镇。

  1.卫生健康平稳推进。完成优生检测65对,网上办理生育服务证办理178对。落实“奖励、保障、扶助、优惠”四项政策,为农村部分家庭奖扶对象办理年审45人,特殊家庭免费体检5人,新增奖扶对象13人,为不再生育的农村二女家庭和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办理中考加分38人。推进计生与扶贫相结合,深入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帮扶、3+1帮扶脱贫等活动,完成4期“新家庭计划”项目活动宣传。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

  2.科教文体异彩纷呈。向上争取资金90万元在中心小学北面新修道路260米,减少学生上学放学安全隐患。加快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五个一”建设要求,全面完成13个村(居)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以突出村级文化特色,抓住亮点为主线,按照“七个一”标准打造出下彭、上彭、模山、三居、雷冈村五个精品点,获得上级充分肯定。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继续发掘有文化特长的本土村民加入艺术团队,金溪艺术团队员已达53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发动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义诊、义演等多样化文化活动,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达40人。作为东道主成功协办县首届农耕运动会,荣获优秀组织奖和团体总分第一名。

  3.应急救助阳光运行。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审核和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发放农村低保金371.25万元、城市低保金28.24万元,发放388位80岁以上老人老龄补贴资金25.12万元。在上彭、三居、雷冈建设互助养老之家。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做好与上级部门对接,及时报送灾情,发放冬春救助款25万元,争取并发放自然灾害救灾资金58.5万元。

  4.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扎实开展“春季整改”“夏季提升”“秋冬巩固”攻势行动。全面摸排贫困边缘户24户62人,确定脱贫监测户11户31人。全面核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施改水、改厕、改房、改路共计72户。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和数据信息比对,2019年新增100户,127人;减少113户,127人;调整40户,61人。落实贫困户安居工程15户。模山至凹上村组道路维修、下彭村水渠维修、水口村村庄道路硬化等3个基础设施扶贫项目已完工,安排雷冈、、下彭、、水口等5个村开展“一村一社一基地”产业扶贫,设立镇级扶贫专岗36个、村级扶贫专岗48个,为27名县外务工贫困户发放交通补贴资金12500元。全年顺利脱贫退出9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3%。同步开展47户58人城镇困难群众脱贫解困。“田教授”助力脱贫攻坚模式迎国务院扶贫办洪天云副主任视察调研,获得高度肯定。

  1.纪检工作全面开展。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定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主体责任落实清单、“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强化作风建设,开展“会前党纪教育一刻钟”和纪律“小课堂”教育活动30次、主要领导上党课3次,创新开展“说纪大篷车”驶入寻常百姓家活动。强化党风政风监督,对2017年以来全镇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行自查自纠,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等问题整改,发放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便民监督卡500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宣传卡350余份。收集问题线条,已受理并了结信访件2件、完成案件查办2起。运用第一种形态提醒谈线人,党内问责村支部书记3人。大力创建“星级廉洁村”,雷冈村提升创建五星级廉洁村,上宏、创建四星级廉洁村。制定工作餐审批实施办法,严格执行村级“零招待”规定。

  2.组织工作全面落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开展了“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基层党代表宣讲”等活动,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精准检视问题,全镇查找问题22个,完成整改22个,解决突出问题4个。在圩镇安装照明设施60余盏,在干旱严重的水口、三居、模山打抗旱机井7眼,攻坚一个月打通了中心小学北面道路,完成了梅陂河防洪工程修筑,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的揪心事、烦心事。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得到群众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持续深入推进“一树两强”主题活动,全面开展“六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模山、下彭等2个“六好基层党支部”顺利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巩固基层党组织“七化建设”成果,12个村部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三居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完成整顿升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发展党员10名,配备村级后备干部65人。凝聚力量发展村集体经济,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其中贫困村模山村通过发展光伏和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3万元。记录传承知青文化,高标准打造岱头“初心教育基地”。组织参加全县“践初心、强技能、担当使命耀党徽”竞赛活动,荣获党务知识考试团体分排名第一、党课展示一等奖。抓实党管人才工作,进一步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强化帮扶企业人才对接和技术成果转化,聘请了3名技术专家为水稻产业技术顾问,积极为全镇经济发展搭建人才桥梁。

  3.宣传工作有声有色。全面完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3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创新开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微信点单小程序,模山村创省级示范点、上彭村创市级示范点。成功举办“新时代乡村振兴话新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演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最美人”表彰等综合性文化活动6场,举办民俗文化、健康义诊、七一系列主题等特色活动50余场。围绕镇重点工作,积极组织系列外宣活动,展示良好形象。“田园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次迎接县内兄弟乡镇和县外参观考察团观摩。全年在各级新闻媒体上稿达到260余篇,其中中央级媒体报道达21篇,省级媒体报道达35篇。丰颖稻业合作社刘丰春获评第三期诚实守信类“好人”。

  4.统战民宗创立品牌。统紧密联系华侨台胞,详细摸清全镇华侨台胞的信息,搭建沟通桥梁。商会发展壮大,吸纳在外成功人士57名,多次为家乡教育、修路、扶贫等工作出资出力。认真做好宗教工作,东头古寺、白土街基督教临时聚会点两处宗教场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教事务新条例、中国国旗、禁止未成年人内醒目标语“四进”,每周开展巡查,对宗教活动进行有效监管。

  5.军事武装再上台阶。提升党管武装水平,输送高质量新兵4名。完成退役军人事务站规范化建设,建立镇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为全镇388户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为124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84.08万元。

  1.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广泛宣传动员,新增扫黑除恶永久性标语15条,圩镇悬挂横幅2条,发放宣传单600余份。组织开展“扫黑除恶”进镇入村大宣讲,张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告,设置扫黑除恶举报箱,认线.持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年排查矛盾纠纷16起,成功化解16起;处理信访问题15起,已成功化解13起;网上信访受理率达100%,按期办结率达100%。全年未发生赴市赴省进京群访、非访、滞访事件。

  3.深化平安长廊示范带建设。高标准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投入10余万元在沿线各村新增高清全彩摄像头25个,在25个新农村建设点全部规划安装1-2个监控探头,建立了立体化、信息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在上彭村、村打造基层平安示范点。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全镇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全面摸底核实,掌握详情。为全面摸清现状,为我乡全面推行“河长制”提供详情真情,我们特开展专项清理摸底,全面掌握每口的蓄水容量、水面面积、受益范围、地理位置、淤积程度、承包管理现状等基本情况,经过摸排,全乡共有堰库塘58口(其中水库2座,山坪塘及蓄水池56座,无河流),总蓄水能力3.6万余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4900余亩;在摸排过程中,由于我乡分布离生活区较远,无废弃物排放进入,加之不承担人口生活用水,主要用于灌溉和牲畜饮水,无水体富营养化等水质污染现象,水质条件达到要求。通过摸排,既为我们部署全乡整治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我们办好这件“惠民利民”实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制定实施方案,逐级落实堰塘整治责任。根据县委、县府要求和我乡分布情况,制定《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同时构建乡村社三级“河长”组织体系。由党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河长”,乡长担任“总河长”,其余党委领导担任分河长,各村书记、主任担任村级河长,村四职干部担任社级河长。

  (二)强化汛期防汛工作,建设防汛防灾队伍。为了确保我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结合我乡实际,制定防汛预案。根据预案,彻查地灾点和风险隐患,安排专人定时巡查,乡气象员及时报告恶劣天气现象,争取预警时间;成立防汛指挥组,统筹协调防汛抢险工作;指挥组下设水上应急分队和陆上应急分队,组织防汛救灾工作。

  (三)制定措施,防止水面污染。普及科学知识,减少农业生产用药,施肥等产生的面源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做到不向乱丢乱扔垃圾和动植物;加强环保督查考核力度,做到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同时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让乡、村级河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四)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堰塘整治取得实效。乡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办公室负责工作部署协调,制订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监督工作落实,组织实施考核。

  (一)全面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沿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环境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加快调整传统种养殖业,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全面整治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围网养殖,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二)着力推进整治。采取有效生态措施,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生态清淤,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清淤工程,加强淤泥资源化利用,防止二次污染;大力实施沿岸植被恢复工程,有效隔离和控制入污染物;加强垃圾清除,加强水域环境卫生监管,建立属地和水面保洁长效管理措施。

  (一)加强领导。把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列入本单位重要工作日程,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并把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纳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项目。

  (二)完善制度。制定完善一系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了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前进行保密审查,保证了信息安全。认真制定和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规定程序公开的,实行责任追究。

  (三)加强渠道建设。为方便群众了解信息,我局在政府门户网站及时信息并认真做好报送工作,按时向档案馆报送主动公开的文件。

  为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向社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情况,总共4条。

  2013年度通过严格把关,保密审查后主动公开信息数量为27条,历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110条。

  我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有:全文电子化信息27条,占总数100%,机构职能类信息3条,占总数11.1%,政策、规范性文件类信息1条,占总数3.7%,规划计划类信息1条,占总数3.7%,重大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类信息2条,占总数7.4%,科教文体卫生类信息19条,占总数70.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类信息1条,占总数3.7%。

  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主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告栏、新闻媒体、档案馆查阅、电话咨询等方式公开。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2013年我局认真贯彻《条例》,及时、规范公开各类信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认识有待提高。二是各种业务操作不够熟练,公开形式的便民性有待提高,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具体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我局将加大力度,认真查找分析存在问题和困难,积极整改。一要大力宣传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二要充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及时、全面地在网上进行公布。三要规范信息公开流程,方便公众获取信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

  2016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预算法》,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财政工作新常态,深化财政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释放改革红利;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三公”经费,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依法理财,加强内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公共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和支出安排情况。全县公共财政收入预期目标21,599万元,增长6%,上级补助收入112,755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9,105万元,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63,973万元,上级专项补助39,677万元),上年结余6,313万元,减上解支出1,486万元,总财力139,181万元。公共财政支出安排139,181万元,下降21.92%。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是平衡的。县本级公共财政收入预期目标21,599万元,增长6%。县本级公共财政支出安排131,381万元,下降20.66%。

  基金收入预期目标和支出安排情况。全县基金收入预期目标3,000万元,下降4.97%,上级专项补助收入342万元,上年结余1,917万元,总财力5,259万元。基金支出安排5,059万元,下降52.19%。结余200万元。县本级基金收入预期目标3,000万元,下降4.97%。县本级基金支出安排5,059万元,下降51.71%。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82,082.11万元,上年结余16,541.2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80,931.09万元,结余17,692.27万元。

  2016年年初全县政府性债务金额为94,334.33万元。当年预计举借债务55,743万元,当年预计偿还债务378万元,年末预计政府债务余额为149,699.33万元。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为确保完成2016年工作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扎实推进以下工作。

  2016年,我县的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单纯抓财政收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为此,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形成合力,努力解决财力不足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大力开展对上争资。重点关注财政体制改革动向,认真研究财政体制改革对我县当前和未来的影响,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围绕国家和省里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解析研究力度,准确捕捉上级资金投向,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重大项目和财政资金的支持。二是加大力度培植财源。围绕县委确定的“4+1”主攻方向,按照“稳定现有财源、发展新兴财源”构建财源项目的梯形结构的思路谋划财源工作。跟踪宝鑫碳化硅、新医圣制药改扩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难题,确保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大力支持煤化工业园区建设、东方聚能石墨深加工和北药种植加工等项目,促进企业早日投产经营,形成新的税源。三是强化收入征管。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齐抓共管的征管机制,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及时研究经济运行和税源变化情况,加强主体税种、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监控,切实抓好挖潜堵漏,确保税收应收尽收。

  继续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力度,全力保障县委、政府安排的各项民生支出。一是加大教育投入。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救助力度,重点推进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提标扩面。三是加大“三农”投入。重点保障涉农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路建设,深化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重点解决垃圾处理、污水排放问题。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大力推进城市棚户区、塌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建设,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全面贯彻落实《预算法》,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一是改革预算管理制度。继续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加大预算统筹力度,硬化预算约束,坚决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继续抓好预决算公开,充实公开内容,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常态化。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有机结合。二是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收付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三是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动态监控政府债务的规模,切实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成立了防灾减灾领导小组,采取“社区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村民自救”的救灾工作形式,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工作基础。

  进一步完善社区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规划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通道和群众疏散通道,设置了一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包括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照明工具、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等必要的应急物资。

  2019年以来,联合县消防大队进行了多次灾情应急演练、消防演练,每次演练规模为20人至100人,向社区村民具体讲解了灭火器材的种类及其性能、适应火种及其操作要领,并进行现场消防疏散和灭火模拟演习,培养了村民紧急遇险时的互助精神和逃生能力,

  动员社区党员、干部积极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使其成为社区灾害预警、救助、服务的主力军。每年汛期、台风灾害期间,社区志愿者每天派专人上门进行排查,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通过设置防灾减灾知识图版60余张,发放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宣传资料1000余份,利用黑板报、横幅、“秀美金江”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向村民宣传防灾减灾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村民对防灾抗震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灾意识和本领,切实提高社区村民减灾知识素养。

  2019年,是全县顺利完成脱贫退出,全面启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全镇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以巩固脱贫摘帽成果为统揽,以乡村振兴为主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扣镇党委“1353”工作目标思路,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正逐步显现。

  (一)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上半年,全镇上下始终咬定脱贫目标不放松,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较高的评价,通过国家、省级委托的第三方的双重考核验收,并与全县一道顺利完成精准扶贫脱贫摘帽。截至当前,累计减贫1022户4426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74%。2019年预计脱贫57户133人,4个“十三五”贫困村于2018年全面脱贫退出。

  (二)扬鞭奋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吹响新号角。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年内上报新批复我镇项目96个、累计总投资1970万元,建成后将直接受益农户11538户(累计重叠),其中贫困户780户、3319人,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捷;EPC秀美乡村建设项目接近尾声,已完成总投资任务的95%以上;圩镇高贤路样板街立面、店招和窗花改造提升正进入施工阶段。重拳出击整治环境“四乱”,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借助每周扶贫工作日,逐村逐组地毯式推进村庄“清、拆、整”,先后共清除垃圾、污泥、杂物、杂草12万平米;拆除村庄违章房、残败房、废弃房、闲置猪牛栏、铁皮棚等53处;动员整理房前屋后、屋里屋外及公共环境,全镇推荐申报美丽庭院200户。

  (三)厚积薄发,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万亩杜鹃八卦脑、上赐之水九叠泉引爆旅游热点,二套“江山如此多娇”在此两地取景,据统计,上半年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0万元;旅游服务业态整装待发,450万村集体经济为代表,集“吃住游”一体的新坪十里红杜鹃农庄及景观环湖栈道附属工程已初显妆容,静待11月整体完工,我镇旅游档次和旅游产业链必将更上一层楼;42套大唐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已为旅游增添工业元素;传统过漾文化和饮食文化,助推旅游添砖加瓦,吃爱情饭、戏爱情水、过客家情人节等活动,让人顿足不前、流连忘返。

  (四)培根固元,传统产业支撑持续增收来源。我镇继续保持烟草种植第一规模。2019年,种植烟叶4805亩,截止目前,完成收购量65万斤,收购平均单价为14.08元/斤,收购均价位列全县第一,且高出全县均价1元/斤;种植白莲5900亩,组织白莲技术专题培训两批次,培训农户600余人次。但受不利天气影响,今年我县烟草、白莲单产数量减少,收入较去年相比较为下降。

  (五)科学引领,乡村文明传承蔚然成风。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书院文化、农耕朴素文化,不断深化移风易俗,积极党员活动日,多层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牵头党员、村小组长带头示范;与时俱进,改进落实村规民约,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有序推进殡葬改革,大力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大操大办现象逐步减少,勤俭节约美德蔚然成风,在清明、中元等节日期间严禁上坟烧纸、焚香点烛,文明祭祀新风尚日渐形成。充分联动“赣南新妇女”运动、扶贫爱心超市、商会等各条战线力量,整环境、扶老弱、促新风,推动整洁有序、礼让和谐、团结互助的乡风文明深入人心。

  各位代表,天道酬勤、春华秋实。半年来的努力,成绩有目共睹,但对照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群众增收仍以第一产业为主;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持续增收后劲不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重道远,环保意识亟待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农村改革还要不断完善和加以改进。

  各位代表,下半年将喜迎伟大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做好当前工作意义尤为重大、使命及其光荣。我们要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围绕镇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既定目标,“聚焦”六个方面,统筹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一)聚焦“整问题”,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全面启动实施“秋冬巩固”攻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回头看”活动,坚持问题、目标为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强化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等四项保障查摆补漏;聚焦“高质量可持续”,狠抓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帮贫扶志等四项动能标准巩固提升;聚焦“强基础求实效”攻坚要求,狠抓动态调整、驻村帮扶、资金投入和巩固提升四项支撑落实跟进;聚焦上级脱贫攻坚巡视反馈问题和绩效考核反馈问题,主动认领,压实责任,以整改促提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二)聚焦“补短板”,全面激发农业产业动力。巩固烟莲传统产业主导地位,继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湖坑、郑里、遥岭、新坪等村3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补齐“基础弱”短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技能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补齐“效益少”短板;加快村集体经济“一村一品”发展,鼓励支持承包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通过合作社或“公司+农户”模式,全力扶持礼地生态大米、大秀梅花鹿、遥岭七叶一枝花、湖坑茶树菇等示范项目,加速完成郑里山羊养殖基地建设和争取新发展1个200亩大棚蔬菜基地落地。推动产业接二连三,探索“旅游+农业”方式,试点建立农业观光体验园,延伸农业和旅游产业链。

  (三)聚焦“治顽疾”,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革命。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年内剩余11个无害化厕所及公厕改造任务。继续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健全专业队伍力量,畅通垃圾转运机制,努力实现卫生保洁日产日清;全面落实河长制,加速圩镇集中生活污水管网铺设进度,确保年内圩镇污水处理实施正常运转,切实保护琴江源头;铁心硬手彻底拆除违章建筑、残败房、废弃房、闲置猪牛栏、铁皮棚,按照干净清洁、生态宜居、精美社区三类标准,打造村庄和民房整治标杆;加强工作日常监督考核机制,常态组织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美丽庭院、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等评比活动,倡导农户“门前三包”,搅动主动参与积极性。

  (四)聚焦“抓典型”,全面树立秀美村庄新样板。全面拉开新圩镇建设序幕,定位旅游小镇目标,加速争资争项力度,启动总投资1500万元圩镇新区路网、管网、线网、绿化、亮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分步骤、分区域启动公共广场和一期50户商住楼工程建设,拟新增圩镇标准停车位30个以上;加大新圩镇酒店、超市项目招商和推介力度,尽快落地实施,做旺新圩镇人气;加快圩镇旧城区改造升级,落实EPC项目资金,完成高贤路全路段房屋立面、窗花、店招改造,提升旧城区品位;集中力量持之以恒开展圩镇专项治理,规范摊位设置、车辆停放、房前屋后杂物堆放秩序,重点打造永兴街100米示范街;抓实田心生员里、新坪康沙排精品村庄建设,加紧EPC项目工程收尾,合理布局软件载体,丰富提升村庄内涵,突显书院小镇和爱情小镇特色。

  前一年,是我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面对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各种困难挑战叠加的严峻形势,县政府团结依靠全县人民,以小康建设统揽全局,凝神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年度目标。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3亿元,增长13%;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市前列。成功入围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晋级全国“双百强”。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报告中,吴翠云书记特别指出:“改变了县域经济整体落后的现实,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年来,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7:53:40,三产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工业经济稳中向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我们与广大企业家同舟共济、砥砺前行,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1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0亿元,向千亿级规模迈进,四项指标〔1〕总量连续七年稳居全市首位。永锋集团、金能科技等5家大企业上缴税金8.6亿元,挺起了全县工业经济的“脊梁”。全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1个,完成年度投资56.5亿元;御捷马、工大机械等29个项目竣工投产,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百多安心脏支架等1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全县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2%,连续四年递增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驶入创新驱动、质效双优的快车道。现代农业亮点纷呈。面对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情,我们干群齐心、合力抗旱,大旱之年夺得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27.3亿斤,实现“十二连增”,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在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核心区,率先实现全国最大面积“吨半粮”。农业部和省市领导都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深度报道。农业综合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国首个8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获农业部批复;小麦、玉米生产社会化服务标准和质量安全生产标准晋升“部级标准”,抢占了全国粮食生产的制高点。粮食生产逐步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型,老百姓也将在丰产的同时实现增效增收。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被推荐为全省十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泉城海洋极地世界运营良好,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建成开放,温泉度假村、齐鲁文化古城等项目加速推进。黄河水乡湿地公园通过部级(试点)评审。乡村旅游迅猛发展,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年接待游客5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1亿元,也有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旅游“黄金周”。全市首家县级物流协会挂牌成立;普洛斯一期建成运营,济铁省会中心物流城全面开工,资通国际陆港加快建设,通用机场项目获省政府批复,一座面向济南、覆盖华北、联通全国的济北现代物流基地初具规模。中关村海淀园科技城开园揭牌,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大学国防研究院中试基地等项目成功落户,成为全市标杆性的科技创新平台。全省第一家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引导培育电商平台12家,更多的特色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向国内外。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调整了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部门职责更加明晰;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老百姓能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完成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职责整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业农村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一圈一带”战略深入实施。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一圈一带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上报市级以上储备项目187个,争取区域战略推进资金1.8亿元。大力实施“兴齐十大工程”〔2〕,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济齐黄河大桥、长清黄河大桥、石济客专济南北站全面开工;京台高速国道309进出口工程通过省交运厅审查;济齐轻轨工程段获市发改委批复,为济齐同城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双百会战”,精心举办对接全国工商联执委企业等招商推介会15次,国内外知名企业家500多人次来齐考察洽谈,达成合作意向100余个,法国麦加饮料、万华科技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户。全年新注册项目100个,新开工项目95个,到位资金201亿元,均居全市首位。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实施重大项目118个,完成投入232亿元。北车铁路装备制造、可口可乐饮料等8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重大项目,济齐黄河大桥被列为省级重点项目。中糖物流、远大科技二期等42个项目竣工投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撑。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县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跻身全省20强;被省政府列入12家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单位。黄河国际生态城水电路网加快建设,发展框架更加完善。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从白纸创业到项目集聚,综合配套快速跟进,一座产业新城拔地而起。济北高铁枢纽经济协作区等其他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全县“三区引领、五园支撑”〔3〕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外经贸工作稳中有进。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8.14亿美元,位居全市首位;实际利用外资1171万美元,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

  赢博体育

  人才方面,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两院院士、国家“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等精英人才13名;严格实行“阳光招考”,招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87人;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培训1800人次。通过人才引进、培养、交流合作等多种途径集聚智慧,积蓄了跨越发展的人才优势。科技方面,与大学、省科学院等40家高校院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齐鲁科技孵化器晋升为部级孵化器;智能工程装备院士研究院成功签约。全县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创新平台44个,产学研合作不断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金融方面,全县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7.6亿元。国开行、农发行等11家金融机构共落实资金36.7亿元,到位资金11.2亿元,被国家农发行列为重点支持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投资控股集团,引进了胶东村镇银行、国海证券等6家金融机构,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同时,我们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化解风险,全力维护金融生态环境,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全市最低,实现了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土地方面,通过增减挂钩、清理闲置低效用地等方式,全年获取用地指标4500亩,有效缓解了用地难题,被评为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成立了城乡规划委员会,高标准编制老城区控规等规划36项,引领调控作用不断增强,被列为全省“多规合一”试点县。启动主城区四大片区改造,新开(续建)房地产面积201万平方米,销售70万平方米;新(改)建永乐大街等城区道路9.3公里;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实施城南新区“一场、一湖、两河、两园、三馆”〔4〕工程,大清河水系景观改造全面开工;科技金融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城南新区的整体形象不断提升。高质量承办了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国家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研究基地落户。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开展“乡镇驻地12年大变样”行动,全年实施小城镇重点工程138个,完成投资18.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36.8平方公里。潘店镇、赵官镇跻身全国重点镇,华店乡、刘桥乡撤乡设镇。高标准完成村级公路网化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298公里、桥涵138座,城乡路网互联互通,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两区同建”扎实推进。新开(续建)望岱、锦川等社区27个,新入住群众1万人;新(扩)建各类示范产业园区28个,解决群众就近就业1.1万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国海河迎查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潜表流人工湿地,启用了全市最先进的金能中水回用工程,为全市代表全省再夺全国第一作出了突出贡献。实施江河纸业烟气治理等节能减排工程54项,取缔关停污染企业19家,淘汰黄标车1195辆,圆满完成全年节能减排任务。植树造林3.7万亩,大绿化工作蝉联全市考核第一名。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明显改善,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县。

  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7.4亿元,民生实事完成年度任务,政府在过“紧日子”的同时,努力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城镇就业785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06人;社保基金征缴额、累计结余额稳居全市首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连增”;两次调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全面推进“阳光低保”,累计发放低保金3670万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2300元提高到2400元,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高龄老人补贴、低保重度残疾补贴等标准,均达到全市最高。城镇居民冬季供热面积新增172万平方米,受益群众1.7万户。新开(续建)经济适用房216套、公租房224套,改造棚户区1121户,让更多家庭圆了“安居梦”。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高考一本上线人被北大录取,综合排名居全市各县市首位。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义务教育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每个乡镇均规划建设一所省级标准化幼儿园、中心小学,更多农村孩子用上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全部实现楼房化,人民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扎实推进“大义”建设,深入实施“四德工程”〔5〕,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全面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成立了黑陶产业协会,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黑陶艺术节。人民武装工作扎实推进,军政军民关系融合发展。人口计生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连续五年荣获全市计生工作一等奖。社会治理扎实有效。稳步推进村委会换届,村级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实施“天网”工程〔6〕,全县视频监控一、二类目标全部完成。全面开展“双无”〔7〕综治创建活动,打造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大综治服务格局。坚持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包案下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杜绝了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全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变化。“书记热线”市民热线件,按期回复率、合理诉求满意率均为100%,及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强化县政务中心职能,办理审批事项12万件,便民服务更加高效;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完成交易项目136件,节约公共资金4亿元,实现了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编制完成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171项;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审减金额4亿元,审减率达24.4%。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37件,政府为民服务、依法办事的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物价、司法、体育、档案、电业、通讯、气象、人防、史志、保险、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公积金、煤炭管理、黄河河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部门,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推动了政府工作的全面进步。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与全国百强先进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产业集群规模较小,服务业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艰巨;三是财源基础仍不牢固,乡镇财源建设滞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四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区域性风险因素增多;五是思想解放不够,市场意识不足,全民创业氛围不浓;六是个别部门工作人员宗旨观念不牢,担当意识不强,行政效能不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线年总体安排和重点工作

  2016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的布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的突破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县委十三届六次全委会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系列会议精神,坚持“一二三四五”战略部署〔8〕,以“提质增效、争先进位”为主题,积极顺应经济新常态,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创新驱动,上项目促投入,优结构促转型,抓城乡促统筹,惠民生促和谐,重法治促规范,为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激活力,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红利。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规范机构设置,理顺权责关系,形成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合理设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选准突破路径,为全县未来五年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抢抓国家规范招商优惠政策的机遇,转变招商理念,设立产业扶持基金,积极探索合营合作、资源要素入股等模式,推动招商引资由“拼政策”向“拼服务”转变,闯出新常态下招商引资的新路子。更加注重产业招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县主导产业,实行“县级领导分工负责制”,每人挂帅一个产业,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补链型项目。抓好全国工商联执委企业32条招商线索的跟踪落实,争取更多项目落地生根。完善考评机制,严格兑现奖惩,不断扭转“上热下冷”的招商局面。力争全年到位资金240亿元以上。全面抓好外经贸工作。以资通国际陆港建成运营为契机,吸引进出口企业来齐集聚。以建设外贸进出口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为全县进出口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积极推动普洛斯等项目增资扩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引进一批外资项目。

  坚定不移抓大投入、上大项目,以优质增量带动结构大调整、经济大发展。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25个,完成投入260亿元以上。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严格落实“七个一”推进机制〔9〕,对北车铁路装备制造、宝鼎重工等在建项目,全力搞好服务,变“建设项目”为“税源项目”;对煌上煌高端食品、天津浩松新材料等签约项目,加强跟踪问效,变“签约项目”为“落地项目”。密切关注上级资金投向,健全完善“十三五”规划项目库,搞好包装对接,确保每年都有新项目进入省重点盘子。拓宽区域融合大通道。抢抓“一带一路”、“一圈一带”战略机遇,加快实施“兴齐十大工程”,努力打造对外经济走廊。济齐黄河大桥、长清黄河大桥、石济客专济南北站加快推进,京台高速国道309进出口尽快建设,齐南路(省道105)上半年开工,不断缩短济齐同城时空距离。筑牢产业集聚大平台。县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园区北扩”和“起步区改造提升”工程,增强产业吸纳能力,争创部级开发区。黄河国际生态城启动游客服务中心、东盟生态城建设,放大旅游业辐射作用,争创部级旅游度假区。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工程,大力发展新兴业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济北高铁枢纽经济协作区等其他园区,立足自身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让园区经济成为拉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力引擎。

  以“两园”建设为载体,坚持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金融资本助推产业腾飞,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抓大企业培植不放手。坚持共性扶持、个性培植共同发力,将县级领导包保企业扩至60家,引导骨干企业做强核心主业、做优产业链条,实现裂变发展。力争年内新增纳税过亿元的工业企业2家、过5000万元的3家、过千万元的3家,以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为工业经济强主干、壮筋骨。抓企业技改不动摇。坚持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实施运泰机械等重点技改项目53个,完成年度投资66亿元。引导鼓励企业通过购买科研成果、技术嫁接合作等方式,积极发展应急产业、健康产业、移动互联、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力争培育新兴产业项目5个。抓产业集群壮大不止步。把培植“千百亿级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永锋集团为核心,打造六百亿级冶金及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以金能科技为核心,打造二百亿级煤及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以御捷马、远大科技、旺旺食品等为核心,分别打造百亿级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高端食品医药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向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抓企业帮扶解困不松劲。完善企业应急资金互助中心建设,让全县企业逐步甩掉高息融资的风险“包袱”,轻装上阵,阔步前行。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力争远大科技成功上市,宝鼎重工完成挂牌。设立2000万元科技投资基金,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创新与产业对接,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创新平台9家,推动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迈进。同时,坚定不移地把全民创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设立1000万元创业引导基金,让广大创业者“创得成、做得大、走得远”。力争年内新增小微企业600家、个体工商户1600户,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形式多样、规模适度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种粮大户100个,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指导注册家庭农场50家以上,引导“种地职业化”。开展整建制“吨半粮”乡镇创建活动,全力打造全县80万亩“吨半粮”,力争实现粮食生产“十三连增”,继续领跑全国。深入实施小麦、玉米质量安全生产标准,打响全国集约面积最大、单位产量最高、产品质量最优的“华夏第一麦”品牌,争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小麦、玉米生产社会化服务标准,推广“订单”作业新模式,积极开展大田作物托管,完善农业科技、信息、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力争新增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30家,服务能力100万亩以上,力促“服务标准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搞好精深加工,带动晏城桂柳孵化、宣章美东蔬菜、大黄食用菌做大市场份额,力争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家,促进农产品“市场高端化”。积极发展优质蔬菜、林果、水产、畜牧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同时,实施好土壤改良修复、邓金河综合治理等工程,解决制约农业发展可持续问题,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立足新优势,培育新亮点,拓展新领域,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做大培强高新技术产业。以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平台,做大做强大学科技研发基地,建设一批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就地转化。以建设碳纤维产业园为载体,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以百多安生物医学科技园、爱运动()国际健康城等项目为重点,推动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尽快出形象、见成效。以中关村海淀园科技城、百斯特呼叫中心等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软件信息、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产业,促进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开发、大发展。强力突破电子商务产业。深入开展“电子商务发展突破年”活动,依托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广泛开展电商培训,建设电子商务创业者聚集发展特色街区,让每家企业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每位创业者都学会一项致富技能;支持资通国际陆港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推动跨境电商破题发展,力争两年内跻身“全国县域电子商务百佳县”。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以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重点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配套,突破“一日游”瓶颈。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森林动物公园尽快开工,温泉度假村、水上世界等项目加快建设,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争创国家4A级景区,打造区域旅游航母。借势全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机遇,以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发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乡村旅游新样板。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成立县物流业发展办公室,建设盖世物流园政务服务中心,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规模扩张、规范提升,逐步提高税收贡献率。济铁省会中心物流城等项目加快建设;资通国际陆港综合监管区5月份建成运营;通用机场项目年内启动,逐步构建公路港、铁路港、国际陆港、空港“四位一体”的大物流格局,朝着“中国物流之都”目标迈进。繁荣活跃商贸服务业。以打造“面向省会济南的城市配送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借助济南农副产品市场外迁机遇,点对点招商,力争建成大型批发市场12个,促进大流通,繁荣大商贸。

  抢抓入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机遇,做大县城、做强乡镇、做优社区,努力构筑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城镇体系。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多规合一”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乡用地边界;编制完善新型城镇化、城市总规等规划,确保每个建设项目都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做大县城。以打造“2030万人口规模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三大提升工程”,力促“县城两年大变样”。实施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党校片区、石油公司片区建设,优化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实施城市配套提升工程,完成友谊路北延、齐鲁大街东延等道路建设,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城南新区建设提升工程,尽快完善市政道路配套,适时启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晏子春秋博物馆等项目,完成大清河外滩、两河三岸〔10〕大美工程,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尽享阳光沙滩。强化管理经营,以“三城联创”〔11〕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年”活动,确保城市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筹建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建设,努力构建城市有序发展、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做强乡镇。将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支点,通过政府推动、投资拉动和产业带动,加快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确保实现“乡镇驻地大变样”。潘店镇、赵官镇在省级示范镇中争先进位;其他乡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城融合的新路子。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力争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突破千万元大关,更多乡镇进入亿元方阵,建成更多的小康乡镇。做优社区。以乡镇驻地及周边村改造为重点,稳妥推进“两区同建”,加快小康社区(村)建设步伐。全年新开(续建)社区24个以上,入住群众2万人;新(扩)建各类示范产业园区30个,解决群众就近就业1万人以上,让群众生活在社区,工作在园区。深入实施“五化八通八有”〔12〕综合配套,重点抓好“天然气进社区”工程,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让农村公共服务向城市看齐。用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放大杠杆效应,确保年底前所有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标,提前一年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让集体的腰杆壮起来,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奔小康的步子快起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的独特优势、潜在财富和长久品牌。保护好家园的这一方蓝天绿水,是我们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开展消霾行动。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金能科技烟气脱硫等40项节能减排工程,整治扬尘污染源83个,淘汰黄标车2000辆,取缔城区燃煤锅炉,严厉查处露天焚烧行为,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回归常态。开展净水行动。加快黄河水乡湿地公园建设,发挥生态效益;完善“治用保”防控体系,建成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小城镇、新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晏黄沟、老倪伦河等污水管网改造,确保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开展增绿行动。抓好沿河绿道、生态廊道、环城绿带、农田林网建设,新增造林面积3万亩以上;实施城区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进一步擦亮全国绿化模范县的金字招牌。开展除味行动。严格落实全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确保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有序做好重点企业搬迁,坚决关停污染企业,消除城区工业异味。开展治脏行动。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清除卫生死角,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确保70%以上的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让人民群众共享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发展永远在路上,改善民生无止境。我们将按照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大投入,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踏实、更幸福。实施教育大惠民工程。学前教育阶段,建成小王庄、大魏社区等5处幼儿园,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继续推进校舍标准化建设,完善硬件,配齐软件赢博体育,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高中教育阶段,实施一中扩建工程,逐步满足新增生源入学需求。同时,加强校园、校车和“小饭桌”监督管理,保护好师生安全。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00人。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公租房270套,改造棚户区2329户,缓解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提高困难群体救助标准,城镇低保标准由月人均380元提高到4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2400元提高到2600元;农村五保分散、集中供养标准分别由年人均3000元、4000元提高到3300元、4300元,编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实施公用设施扩容提质工程。继续实施城区供暖扩容,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让居民温暖过冬;在城区新建水厂1座,在农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让更多城乡居民吃上“放心水”;改造农村供电低压区258个,让群众用上“舒心电”。实施健康养老提标工程。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稳步实施社会养老,推进县社会福利中心市场化运作,新(改)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处、农村幸福院20处,新增养老床位600张,让老人顺心,让儿女放心。实施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提档升级农家书屋,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增添农村书香气息,提升文化生活品位。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大义”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人自己的精神地标。实施社会治理提升工程。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完善信访服务大厅和信息化建设,拓宽诉求渠道,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继续实施“天网”工程三类目标建设,打好“社会治安、道路交通安全、清剿火灾隐患”攻坚战,持续推进“平安”建设。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进武装工作正规化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认真贯彻新《安全生产法》,严格落实责任,实现坐标式管理、网格化覆盖,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部署2014年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开好头,起好步,为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再创辉煌!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局广大干部职工以筹备“十二运”为契机,真抓实干,奋发争先,五大战役同时打响,多条战线合力攻坚,为全运盛会胜利召开提供了坚强的环境保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科技文化为依托,创新工作有声有色。充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围绕解决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应用技术研究,以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依托创新了管理手段,深入开展了优良乡土树种繁育、绿地基质覆盖、两陵古油松养护、检查井安装调整消声、桥梁伸缩缝降噪、除雪剂使用减量化等课题研究,高性能沥青快速修复料、SBS、SMA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得以广泛应用,在解决工程质量通病、提高行业维护管理水平上取得明显效果,项目攻关、科研创新蔚然成风。

  (二)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有质有量。高标准完成南二环、大街、大路等8条市本级道路整修和东西快速干道、公和桥、沈海立交桥、西南高架桥等27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北海高架桥加宽段、小什字街跨线桥全运会前竣工通车,建成崇山路儿童医院、医大四院两处过街天桥,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城区市政设施功能。突出设施维护完善,全年累计完成道路维护108万平方米,调补边石40万延长米,清洗桥梁162.6万余平方米,清掏窖井10万次、管线公里,保证了全运会前全市道路桥梁呈现全新设施形象;及时预警,完成主汛期9次强降雨的城市防汛指挥调度工作,全力保障了城市安全度汛。

  (三)以生态美丽为目标,绿化建设管理有章有法。如期完成一、二环路绿化恢复提升、城区百条主要街路行道树景观提升、百里环城水系二期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强浑河、运河沿线景观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生态景观系统;实施了街路沿线、场馆周边、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的花卉栽摆,给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强化相关管理部门对绿化成果、植物生灵的保护意识和敬畏之心,以提高园林绿化水平、提升绿化景观为主线,开展了精细化管护、抗旱保绿等工作,特别是为保障全运会召开,进行了百日会战,建立迎全运园林绿化精细化保障体系,打造了最佳的城市绿化形象。

  (四)以优化环境为牵动,综合整治有条有理。继续强力推进30条街路“五位一体”扫保作业和垃圾上门收集工作,统一更换了环卫服装、保洁工具和车辆,小街小巷、街办市场等环卫死角和薄弱环节整治效果明显,全运会期间发扬环卫战线连续奋战的精神,按预定方案,超常规抓作业、抓监管,实行24小时保洁作业及垃圾清运,圆满完成了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加强门前责任区管理力度,完成精品街路及场馆周边牌匾改造提升和28条重点街路及中山广场、浑河两岸等节点景观照明建设,成功举办了迎全运科技灯光秀,营造出流光溢彩的沈城夜景观;广泛开展“清洁”活动,全面实施无烟全运战略,有序推进病媒生物防制,组织协调11个相关区,全方位治理33个全运场馆室内外及接待宾馆、定点医院、铁路沿线、重点窗口单位、旅游景点、商业街等场所卫生环境,确保了全运场馆及周边环境卫生达到最佳状态;坚持阶段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突出强化了迎全运172条环境整治重点街路、桥梁及场馆周边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巡视监管,综合巡视累计发现并跟踪督办大小问题2.6万件,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处置道路塌方等各类应急突发事件109件,完成市容环境综合政务保障工作45次,有力保证了全年特别是全运会期间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以民生城建为根本,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有力有效。从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加大了办实事工作力度,加快道路渠划、港湾车站、过街天桥建设,完成积水点改造160处、安装检查井防坠网38000余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农村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焚烧发电、农村改厕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便民、利民、惠民的民生理念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财务计划、劳动人事、行政审批、市场造价管理、监察审计、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双进双解、节能减排、信用建设和信访稳定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全局上下锐意进取,通力合作,付出了辛苦,获得了领导和市民的高度赞誉。在此,我代表局领导班子向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作风,全体干部职工立足基层、携手奋进,各级领导班子管理重心下移,靠前指挥、一线作战,经受了全运大考的洗礼,展示了过硬的作风,锤炼了脚踏实地的优良品格;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创新,以“依托科技文化、打造生态美丽”为主线,全面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了锐意改革的高昂斗志;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质量,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建筑工程、装修工程看齐,要“面子”更要“里子”,严把招标关、市场关、材料关、施工关和现场管理关,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今年青年大街改造、北海桥加宽段、崇山路两座人行天桥的设计、建设和施工组织,充分体现了项目建设精心组织、统筹实施、注重细节、以人为本的严谨态度,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成果,打造了精益求精的建设项目;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管理,以“管理上水平、市民得实惠”为目标,强化工程管理、行业管理和城市综合监管,建管并重、管理优先、同步提高,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全面优化,确保了高效有序的城市运行;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狠抓安全,牢树“安全第一”的意识,制定了严密的《全运安保工作方案》,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健全责任制度,实现了“平安全运”,确保了质量安全和人员安全,形成了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这五个“始终坚持”,既是我们在筹办全运会过程中取得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继续前进、再创辉煌的宝贵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地坚持。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各行业的精细化管理仍有缺失,标准化水平不高,全运成果制度化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重建设轻管理,靠突击整治解决问题的现象依然存在,常态化管理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三是一些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技术含量较低,难以“求精”,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四是有些干部还存在工作落实不细、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更有一些干部不能真正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在正确分析当前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基础上,准确领会和把握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对我们的新要求、新期待,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新机制、新办法、新途径,确保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力度不减、效果不降,努力实现后全运时期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2014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以依托科技文化、打造生态美丽为主线,突出“精管理、促发展、强队伍”主题,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市政、绿化、市容、环卫、爱卫、综合监管等行业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市建设管理事业新辉煌。

  (一)始于精心,在科技文化建设上做足文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水平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柱,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局的科技文化建设。一是长效推进各行业科技文化创新。要结合实际和资金安排,组织好2014年科研计划的编制。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行业特点,分别侧重科研、设计、管理、养护等职能,加强城市管理应用性科研项目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数字技术,建立城市管理数据库,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工作的实时监测与动态控制。同时,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二是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做好项目设计和施工组织。相关的设计、项目管理单位在2014年实施的项目中要坚持方案优化、设计深化、管理科学、措施有力的原则,设计人员要深入现场,全程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多做设计交流,注重设计细节,管理单位要动脑筋、想办法,在施工组织上探索更为合理的措施,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成于精致,在工程项目建设上下线年的城建计划已经确定,要充分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加快推进重点市政项目。全面启动二环二期、怒江北街下穿三环及裕虎铁路桥工程,年内完成沈抚桥改造、文化路立交桥二层环岛改造、二环高架隔音屏建设。二是精心组织园林绿化项目。继续对金廊沿线,市府广场、北站广场等重点广场以及黄河大街等重点街路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实现重要景观街路“三季有花、秋季观叶、冬季观果、四季常绿、五彩缤纷”的绿化景观形象;组织好市人大培训中心三期、武汉园博会园、东北两陵监控系统改造等工程。三是加快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步伐。明年环卫实施项目较多,要加快推进老虎冲垃圾场渗沥液处理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场建设和垃圾焚烧项目,确保如期启动;144座环卫工人休息室建设已列入政府工作安排,要不折不扣地组织完成。四是做好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总体上看,2014年的项目建设较往年较少,这更需要我们将质量管理作为项目建设的核心工作集中精力抓好抓实,要按照今年上半年抓道路整修质量的思路、经验和力度,举一反三,从责任制度、原材料使用、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方面,将质量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和程序,绝不允许因出现质量问题而造成不良影响。

  (三)工于精细,在重点行业管理上有所创新。要把加强行业管理将作为2014年工作的重头戏,努力实现“标准规范、长效常态、不留死角”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一是市政设施管理上突出一个“实”字。要完善一年四季动态维修养护制度,形成预防性、周期性、及时性维护相结合的良性运行模式,重点解决维护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并提前做好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度汛。二是园林绿化管理上突出一个“美”字。要保护好街路、广场、公园、运河等绿化成果,重点解决重建轻管、后期养护精细化程度不够的问题,做好行道树档案完善、苗木储备、病虫害防治、庭院绿化、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三是市容景观管理上突出一个“靓”字。要在完成亮化建设的基础上,做好巡视维护工作,保证夜景观质量,同时加强广告、牌匾设置和门前责任区的管理。四是环境卫生管理上突出一个“全”字。要紧紧围绕巩固全运会环境卫生工作成果,推进环境卫生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改革,全面加强精品街路保洁、生活垃圾收运、公厕保洁、环境卫生执法、农村生活垃圾和城市除运雪等工作;特别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已列入2014年政府办实事项目,必须严格按计划任务推进落实,确保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的目标。五是爱国卫生工作上突出一个“新”字。要创新“清洁”和建设系统义务劳动活动形式,健全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支撑和监测网络,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推进卫生创建和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确保通过全国灭四害先进市复检。六是综合监督管理上突出一个“早”字。要切实落实网格化巡视制度,明确责任体系,重点解决巡视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完善属地管理制度和市区联动机制,建立起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机制,确保各类问题有人发现、有人处理。七是安全管理上突出一个“稳”字。要全面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安全设施投入,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特别加强项目现场、作业现场、公园及运河、浑河、铁路沿线等重要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做到全年零事故。

  (四)善于精通,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花大力气。队伍建设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年目标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历练作风、强化能力。一是强化全员责任意识。广大干部职工要守岗有责、主动作为,“担重任、挑大梁、走前头”,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在全局掀起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新高潮。二是推进岗位练兵。要坚持训练通用能力和训练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在市政设施维护、植物修剪与绿地管理、市容亮化管理、环卫扫保、病媒生物防制、综合监管、应急联动等方面,按照不同岗位分工,有层次、有针对、有节点地开展灵活多样的练兵活动,实现“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练什么精什么”的目标;同时,立足平战结合,在一线岗位、大战中培养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本领。三是强化能力建设。要始终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城市建设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加强业务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重点提高规划设计、精细管理、项目组织、经营创收、应急保障等五种综合能力,力争全面提高全局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四是提高决策水平。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在提高市政、园林、市容、环卫等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同时,通过召开咨询会、论证会、通气会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丰富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方式和途径,把公众意愿真正纳入到决策中,实现精英决策向公众参与决策转变。

  2014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状态,抢先抓早,争分夺秒,团结奋战,攻坚克难,用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面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持改革创新。创新是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深层动力。要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强基固本工程来抓,归纳好、总结好全运会筹备期间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一套系统、规范、具备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确保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全运成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要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工作模式上狠下功夫,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建立整体联动机制,努力破解制约城市建设管理的瓶颈,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二)强化落实责任。关键时刻要敢于负责,重大问题要敢于担当。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事业为重、工作为本,坚定必胜信心,保持发展激情,牢牢咬住目标不松口,抓住重点工作不动摇。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盯热点、解难点、扫盲点、显亮点,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决不搞,决不做表面文章。要狠抓督查督办,健全和完善督查督办机制,强化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三)转变工作作风。作风决定我们城市建设管理事业的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工地,尤其要到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去,直面矛盾、靠前指挥,掌握一手情况,搞好调查研究,实施具体指导。要强化工作执行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快速执行、高效落实,力求上级要求不打折扣、各项工作无遗漏。要强化协作联动,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市局和区局之间的协调配合,做到工作合拍,步调一致,形成各方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

关于作者: 小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88888888@juanchengsichuang.com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文章